江苏省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2020-09-24 10:54:00  来源:法润江苏

9月23日至24日,江苏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司法厅在江阴召开全省法治乡村建设推进会。会上通报了近年来全省乡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及法治乡村建设重点任务,南通市、江阴市、淮安市淮阴区、宿迁市魏场村等4家单位进行了交流发言,会议期间还组织参观了江阴市法治乡村建设成果。省法宣办副主任、司法厅副厅长周福莲出席会议并讲话,各设区市司法局分管局长、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及部分县(市、区)司法局分管局长等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全省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部署,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建设法治乡村的使命担当。要充分认识法治乡村建设是筑牢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根基、是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模范机关的重要载体,将法治乡村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探索开辟法治护农、法治强农、法治兴农的新路径,全力推动我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全力保障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

会议要求,各地要从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全局高度,准确把握法治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攻方向,以增进农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基本目标,着力打造“123”的江苏法治乡村建设模式:坚持党的领导为“一个总揽”,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乡村建设纳入乡村治理总体规划和法治建设整体规划,构建“合唱联动”“刚性推动”“群马拉动”法治乡村建设格局。抓住农村党员和社会组织“两个关键”,推行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和无职党员法治建设岗位定职,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农村事务的能力;联动社会组织开展共建法律服务社、共创普法公益品牌、共帮农民法律所需等互动合作项目,实现乡村法律服务多元供给、多方推进。强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突出自治的核心地位,激发村民的责任感和参与活力;发挥法治保障作用,以法治为原则,统领乡村人情伦理,化解矛盾冲突;注重德治的熏陶功能,塑造正确理性的价值导向,推动全省乡村进一步形成崇德尚法、循法而为的社会风尚和良好秩序。

会议明确,法治乡村建设不是以往依法治村的简单延续,各地要按照《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江苏省法治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实施“五大行动”,确保到2022年实现“两完善三提高”目标任务,到2035年法治乡村建设水平居于全国领先行列。一是实施法治乡村建设体系完善行动。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司法行政牵头实施,组织、宣传、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建立定期会商、任务分解、督查落实的工作机制,同时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与农民群众自治的有机衔接,确保法治乡村建设有序推进、落地见效。二是实施法治乡村建设基础强化行动。县级司法局和乡镇司法所要重心下移、关口前置,加快“一所五站点”转型发展,深化拓展“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多方汇聚律师、公证、仲裁、调解、法援等法律服务力量,有效整合区域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新乡贤工作室、学法中心户等服务管理资源,为农民群众提供“面对面”的法律帮扶。三是实施法治乡村建设惠民服务行动。健全村居法律顾问制度,编制法律服务目录,强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好农村法律服务大数据,探索建立村民法律服务个性化档案,精准推送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产品,不断增强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和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实施法治乡村建设载体优化行动。强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动态管理,,充分发挥“五民主三公开”“四议两公开”“村民说事平台”功能效用,持续开展“法护人生、法进家庭、法润村居”专项行动,注重培育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村居法治文化品牌项目、特色节目和学法阵地,让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接受法治。五是实施法治乡村建设精准扶贫行动。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把法律扶贫工作内涵内容融入乡村普法依法治理的全过程,及时主动对接乡村企业、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建扶贫项目,做好五类特殊人群困难家庭的教育帮扶、就业培训和创业指导,确保实现真脱贫、不返贫。

会议最后强调,法治乡村建设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社会系统工程,各地必须坚持综合施策,强化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组织保障。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强资源整合,建立内部法律业务协调机制,联动宣传、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共同构建具有强大合力的法治乡村建设集群。同时,着力强化法治乡村建设绩效管理和考核评价,培育宣传可复制可推广乡村依法治理先进经验,组织评选“最美普法人”“星级志愿者”,努力营造全民关心、支持和参与法治乡村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据悉,江苏省在乡村法治建设上拥有良好传统和丰富经验,多年来持续实施法治护航乡村振兴战略,124个建制镇试点镇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成率100%,村居法律顾问和“法润民生”微信群实现全覆盖,全省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25个,省级创建率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编辑:任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