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法治邳州底色,镌刻法治建设蓝图。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邳州市坚持普法起步必须与高质量发展同步理念,以“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为目标,书写新时代“法治邳州”新画卷。先后荣获“江苏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等荣誉,法治建设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居徐州首位……一份份亮眼的“法治成绩单”背后,是邳州深耕普法沃土、创新治理模式的生动实践。
第一密码:统筹谋划,筑牢法治根基

邳州市坚持系统化构建全域普法体系,筑牢法治根基。通过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牵头制定《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邳州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等多个制度文件,指导各部门单位、镇(街道)成立普法组织机构,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体系覆盖。强化部门联动,落实普法责任,“八五”普法期间,45家单位结合职能开展120项专业普法活动,将法律送至群众身边和发展一线,切实增强法治惠民的实效性和覆盖面。
关键密码:靶向施策,提升法治素养

邳州市紧扣重点群体差异化需求,构建起多层次、全覆盖的法治素养提升体系。针对领导干部,建立“学、考、述、督、责”系统化机制,“八五”普法期间组织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20余场,参训9000余人次,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面向青少年,创新打造法治校园、法治课堂、法治实践“三个阵地”,法治成人礼、远程视频普法、校园模拟法庭“三个品牌”,法治副校长、校园普法讲师团、社会组织普法联盟“三支队伍”的“三三制”校园体验普法模式,提升青少年法治宣传工作质效。对于村(居)民,完善村居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的合作机制,建成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6个,开展线下普法17场次,收集法治需求500余个,依托“江苏省公民法治素养测评题库”完成2000余人次有效测评。
核心密码:精准普法,激活治理动能

聚焦精准普法与服务民生,邳州市持续拓展法治宣传的深度与广度。围绕宪法、民法典等主题开展宣传1200余场,原创微视频《我们与宪法》《宪法让生活更美好》分别荣获全市宪法公益广告一等奖、三等奖,各类普法新媒体、户外LED屏同步联动,推动全社会持续掀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新热潮。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开展“普法润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等系列宣传活动,推动相关单位等协同落实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要求,一体推进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建设。面向新业态企业,组织律师、普法志愿者等提供“菜单式”普法、“订单式”宣讲。围绕民生关切,多部门推出方言普法短剧、“净网行动”、老年普法文艺演出等特色活动,实现普法与百姓生活深度融合。
创新密码:文化善治,绘就幸福底色

在法治文化建设中,邳州市注重守正创新、融入特色。构建市镇村三级全覆盖的法治宣传教育阵地集群,创新打造大运河法治书店、法治农民画小镇、银杏湖法治风光带等一批融合地方元素的法治文化景观。全市成功创建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品牌项目1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17个、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6个。《邳州市“一二三四”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入选全国司法行政案例库。同时,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内涵,以柳琴戏、快板、农民画等艺术形式创作法治作品26部、艺术作品300余幅,其中法治非遗短剧《花鸟鱼虫“绘”画“法”》被司法部公众号采用宣传,并在法治中国、中国普法等媒体刊登推广,走出了一条以文化赋能治理、以法治浸润人心的“邳州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