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区:构建村居普法“1+2+3”新模式
2020-08-12 09:49:00  来源:法润江苏

“乡村治,则百姓安、国家稳。”近年来,崇川区幸福街道以“公共法律服务”为引领,以“律师驻村下组”为抓手,紧紧围绕七五普法的战略总要求,贯彻执行市、区对村居普法工作部署,大力营造“自治、德治、法治、共治”的新型治理体系,积极探索“1+2+3”普法工作新模式,有效打通了法治服务村居、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打造“一个院子”,提升普法惠民的工作能力

充分利用“三所共建”、司法工作站、驻村律师等资源,调动村民代表、网格员、志愿者、社工等群体的积极性,打造集“政策宣传、法律咨询、矛盾摸排、民情反馈”等为一体的“法治小院”服务中心阵地,带领村居民学法用法,填补法律知识空缺,提升村居的普法工作水平。党总支成立“法治小院”法治服务领导小组,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村(居)委会主任任副组长、村社区干部为成员的组织机构,制定普法方案,剖析分解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上下贯通、横向到户、纵向到人的村居普法工作新格局。

成立“两支队伍”,激活基层普法的神经末梢

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整合村社区干部、法律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成立一支专业性强、办事效力高的主力先锋队,负责年度普法任务;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调和党员、村民组长、网格员、楼道长、志愿者,成立一支反映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辅助宣讲队,为阶段性的普法工作建言献策。

两支队伍成立以来,各方力量积极发挥作用:讲专业、比技能,沉下心来学习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对涉及污染防治类,诸如:农业生产、大棚种植、土地管理,对其进行垃圾分类倡议和防污染宣传,条分缕析、有的放矢,避免出现环境污染和环保违法的行为;讲担当、比奉献,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对涉及矛盾纠纷类,主动调查走访各方争议的问题和原因,并对矛盾发生的激烈程度进行梳理、登记、上报,协助参与调处、解释相关条款、促进达成共识;讲方法、比成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总结经验、把握重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普法,引导村居民了解相关内容,增强对法律的敬畏感,推进法治向生产、生活等领域全方位渗透。

完善“三项制度”,保障村居普法的规范运行

一是工作例会制度,“法治小院”每半个月召开一次议事协商会,总结当前工作、梳理重点情况、推进工作开展;每月召开一次形势分析会,掌握工作进度、及时调整方案、确保工作实效;每季度召开一次分析研判会,关注社会热点、结合村居特点、部署普法任务。二是信息管理制度,建立法治宣传工作动态管理系统、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服务平台、朋友圈、QQ号等,及时发布信息,把最贴近实际、最贴近生活、最贴近群众的好法律、好政策送到群众的手中,努力将法治观念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三是意见反馈制度,畅通民众对普法工作的意见表达渠道,公开村居普法工作邮箱、监督电话,不断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和力量。定期或不定期的走访外来人口、流动人员、户代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倾听群众的心声,提升群众的支持度和满意度。

(崇川区幸福街道 陈翔)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