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促干,激发走在前列新动能新担当
——江苏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
近日,2023年度江苏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结果揭晓,13个设区市、98家省级机关、30家省属企业、73所省属高校站上排行榜,这是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起步之年成效的集中检阅。
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江苏综合考核历经6年探索,有效发挥了风向标、指挥棒、助推器作用,推动全省各地各单位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比学赶超、争先创优,不断激发走在前列的新动能新担当。
立起“风向标”,考出走在前列的好导向
考什么、怎么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干什么、怎么干。
江苏2023年度综合考核由高质量发展绩效、党的建设成效和满意度评价三张“考卷”构成,具体指标围绕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动态调整优化。“在考核内容上,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开展主题教育‘三件大事’作为首先考、重点考的内容,进一步突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引导广大干部对标对表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抓好落实。”省委考核办有关负责人说。
围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设置研发支出占比、技术合同成交额占比、发明专利拥有量等指标;围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把国内贸易增量贡献率、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等纳入考核……考核锚定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既对接“国评”要求,又结合江苏实际,将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重要任务具象为一个个可感可知的指标,同时加大对省委出台的8个行动方案和2组若干措施推进情况、工作成效的考核评价。
以正确考核导向,引领正确干事方向。考核通过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持续引导全省干部把握重点、校准方向,树牢正确政绩观,既注重评价各地各单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举措和成效,又注重看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情况。把债务违约、生态环境问题等列为考核减分项,将违反客观规律大干快上、举债搞“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列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不能评为“优秀”等次情形。
“我们聚焦产业转型这个关键,将含绿量作为项目比选的第一标准,在关注‘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质’的稳步提升。”盐城市委书记周斌说,围绕“5+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去年盐城开工、竣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分别达761个、476个。
始终抓住党建考核这一“牛鼻子”,对设区市、省级机关单位、省属企业、省属高校分领域“统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2023年综合考核进入第一方阵的6个设区市,党建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
用好“指挥棒”,考出高质量发展新质态
去年,全省经济增速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地区生产总值万亿之城增至5座。江苏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这背后,综合考核这一“指挥棒”的综合牵引效应愈加显现。
发展任务越是繁重,越要用好用准考核“指挥棒”,全省进一步深化探索分类考核。“坚持‘干什么考什么’,合理设置差异化、可比较的考核指标,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增强综合考核的针对性。”省委考核办有关负责人说,充分考虑基础水平、发展阶段等因素,设区市分三类地区进行考核,选择重要指标设置差异化权重,省级机关单位按职能进一步优化分为四类,鼓励争先进位、特色发展。
“差异化考核为城市间比学赶超、竞相发展进一步明晰思路,让我们更加心无旁骛地抢抓机遇、转化机遇。”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介绍,淮安坚持把项目攻坚作为引领发展的头等大事,优化项目信息快速研判反馈机制,充分发挥市县主要负责同志“一号招商员”“一号服务员”带头示范作用,全年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810个。
通过综合考核引领驱动,考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认识、新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质态。有的地区单位在综合发展水平上实现了跃升,有的在重点难点问题解决上取得了突破,有的在特色发展上塑造了亮点,有的在打基础利长远上积蓄了新的优势,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点燃“助推器”,考出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3月25日,在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暨2024年工作推进会议上,一批考核优秀的地区、部门和单位捧回沉甸甸的奖牌。
既褒奖全能冠军,又鼓励单项冠军;既奖贡献最大,也奖进步最快。在设置“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奖”的基础上,“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特别奖”首次亮相,专门用来奖励在服务国家战略、推进改革创新、提升服务质效等专项工作中有特色、举措实、成效好的单位,不断放大考核效应,充分调动积极性。
既正向激励,也反向鞭策。考核按季度和年中“点对点”反馈评估结果,实行红黄绿“亮灯”提醒,让被考核单位明白强在哪里、弱在何处、如何改进。制定综合考核结果反馈意见书,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促进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升。责成综合考核“第三”等次单位向省委作书面报告,对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提醒、责令整改。
综合考核既是比拼实绩的“赛场”,也是发现识别干部的“考场”。全省综合考核坚持考事与考人相结合,以干成之事评价干事之人。去年,江苏通过深化实绩“清单化”考核、推进担当作为评价等,特别是注重在经济发展一线、急难险重任务中考核识别干部,210名干部因在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一线实绩突出,得到提拔重用,持续释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组合拳效应。
考核只是手段,发展才是最终目的。为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干事氛围,全省综合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优化精简,大幅度压减设区市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指标,明确要求单个指标不得再实行“百分制”“千分制”考核,市对县考核指标数量不得超过省对市考核指标数量。考核数据全程“线上跑”,现场一般不查看台账,让基层腾出精力、卸下担子,干事创业活力更足。
(苏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