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苏法轩)11月20日,省法院举办“中国法学名家讲堂”,邀请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胡云腾讲授“民法典刑民交叉相关规定的理解与适用”。省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嫒珍主持讲座。
胡云腾是我国著名法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央组织部直接联系专家,长期在法院系统工作。胡云腾在法学研究尤其是在刑法、刑事诉讼法、人权和司法制度等领域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参与了我国刑法等多部法律的制定修改,主持和参与起草了最高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和多部司法解释及指导性意见,审理了“聂树斌再审改判无罪案”等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得到了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高度评价。
刑民交叉问题,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既涉及刑事和民事两类诉讼程序的转换衔接,也涉及法院内部相关部门以及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之间的协调配合,更涉及惩治犯罪、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与尊重意思自治、维护个体人身财产权益之间的平衡与互动。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对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提出了新要求。胡云腾讲授了刑民交叉案件的基本概念,强调了正确处理刑民交叉案件的价值和意义,并对刑民交叉案件在处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复杂的原因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结合案例,对程序选择问题、民事赔偿标准和范围问题、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有效问题、刑事及民事责任主体的范围问题、证据审查与采信问题、诉求应对与案件移送问题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诠释。
刘嫒珍在讲座结束后要求,要吃透相关法律、司法解释精神,准确理解民法典刑民交叉相关规定,处理好刑事和民事程序关系。要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看待刑民案件,对刑事、民事法律关系加以整体判断,切实提升刑民交叉案件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要强化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注重实质性解决争议,着眼刑民交叉深层次问题,综合运用刑事、民事程序,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