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人才紧缺成国家网安周高峰论坛高频词
2020-09-17 09:22:00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9月14日,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高峰论坛在郑州举行,多位专家学者、产业界人士发表主题演讲,围绕网络空间安全、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等建言献策。

业内人士认为,网络空间安全渗透于网络空间的各个部分,加强网络空间基础研究和掌握核心技术是解决网络空间安全的关键,网络空间安全竞争实际上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专家呼吁,拓展人才培养的渠道和方式,形成校际联合的大格局,构建“手拉手”“一对多”的跨学科、跨区域合作模式,推动人才培养综合体。

网络空间安全急需高层次人才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在高峰论坛上,网络空间安全迫切需要高层次人才已成共识。

“网络空间安全问题越发显著,国家对网络空间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网络空间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建平指出,解决网络空间安全,不仅需要研究能力和核心技术,更需要高层次的人才支撑。

吴建平认为,加强基础研究和掌握核心技术才是解决网络空间安全问题的关键,要依据网络空间安全的学科特点,进一步加大该领域的精准科研投入,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网信办和教育部的统筹推动下,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校长郭云飞认为,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体系,从原来的分散化,实现了目前的体系化、系统化,特别是网络安全学院得到蓬勃发展。

郭云飞说,随着政府高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联合育人机制的不断完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质量、供给数量大幅提升,高素质网络安全人才群体,对网络强国建设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

当下,我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网络安全领域也同样如此。郭云飞说,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网络安全人才还存在数量缺口大、能力素质不高、培训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与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建设网络强国的要求不相适应。

郭云飞指出,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标准要因时而变,构建新时代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新生态。

郭云飞认为,新时代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复合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宽广的国际视野。要通过校际联合、产教融合等多种方式拓展人才培养渠道。

App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有所好转

今年9月,工信部对外通报今年第四批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应用软件名单,搜狐视频、蛋壳公寓、网易公开课、宝宝树孕育、小爱音箱、土巴兔装修、映客直播、驾考宝典等多个App榜上有名。熊猫看书、美篇、VIVA畅读违规使用个人信息;新氧医美、NGA玩家社区、拾柒等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

的确,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在享受App带来的便利时,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盗用、贩卖事件屡屡发生。

好在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重视。2019年1月起,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并成立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工作组。

“截至2020年9月,App个人信息举报平台收到25380条举报信息,其中实名举报信息占比达32.85%,涉及5300余款App。”App专项治理工作组专家何延哲在高峰论坛上透露,从2019年3月起,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分六批次对千余款App进行了评估,发现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共计6976个,向256款App的运营者通报问题,督促完成1267个重点问题的整改工作,建议有关部门下架未落实整改要求App共11款。

“App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有所好转,但App治理工作还存在诸多难点。”何延哲呼吁,App运营者重新定义数据价值,忽略一些数据的商业价值,更关注人的价值,通过掌握的数据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

何延哲透露,App治理工作组的后续工作内容,将着重做好宣传教育和知识科普工作,提高民众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

搭建网络安全标准体系

在网络安全高峰论坛上,还有不少产业界人士围绕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构建网络安全良性生态等内容建言献策。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认为,数字经济推动新型网络安全行业热,但绝大多数网络安全企业仍处于小规模、零散化、同质化的状态,存在市场难、企业难的情形。为此,安全企业要敢于投入、勇于创新,主动改变传统网络安全思维,变“事后补救”为“事前防控”型建设思路,网络安全不仅要“治病救人”,还要做到“可防可控”。

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滴滴出行CEO程维呼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筑网络安全防线。“进一步发挥平台经济作用,共建更加健康的网络生态,并不断搭建引领世界的网络安全标准体系。”

亚信联合创始人田溯宁则认为,5G技术可以为一个企业建立感知的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感知企业各种各样的状态,比如运营状态、客户状态、员工状态、协作状态、生产状态等,但这也导致5G时代企业边界的模糊。田溯宁呼吁,要制定好“交通规则”再起步上路,真正做到无安全不5G。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建斌

编辑:任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