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力造就一支懂法律、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法律人才队伍。全市共有各类农村法律人才8000余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源头活水”。
一是拓宽队伍来源,重建人才“准入链”。推动更多执法资源下沉一线,印发《昆山市开发区和建制镇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方案》,由区镇综合执法局承接11个市级部门的674项处罚权事项。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招录、聘用、政府购买服务、发展志愿者队伍等方式大力实施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人才“三年提升计划”。贯彻省司法厅《推进全省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的总体方案》《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从村组干部、党员、致富能手、大学生村官、“五老”人员、网格员中全面遴选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330个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
二是健全培训机制,重理法律“专业链”。建立“市级—部门—区镇”三级培训体系,创新开展分级分类培训,全面推进农村法律人才队伍建设迈入新阶段。2020年,全市共组织125场行政执法培训累计培训4622人次,1500余名综合执法人员取得执法资格,通过“挂职锻炼、一对一跟班指导”培养法制审核人员20人。每月一次采取“集中上法治讲座、以案释法、情景演练、微信学习群”等多种方式面向1593名“法律明白人”开展针对性培训。强化对15个区镇(城市管理办事处)调解组织、416个村(社区)调解组织的专业指导,组织300名村级人民调解员骨干参加“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全市330个村(社区)法律顾问为群众开展法律坐诊服务,在法治实践中切实提升专业化水平。
三是培育先进典型,重塑成长“示范链”。每年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加强对农村优秀法律人才的培育挖掘。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黄振全入选“昆山市担当作为好干部”,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费千萍入选苏州市2020年度“农业农村现代化、法治苏州”先进个人,在区镇综合执法人员中引发强烈反响。淀山湖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单振春9年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65起,涉及金额3625余万元,荣获司法部“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苏州市“百佳人民调解员”,成为全市人民调解员争先学习的榜样。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服务人员与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密切联结,提升1600余名学法中心户的法律素养,营造“争当表率 争做示范 走在前列”的浓厚氛围。
四是深化治理实践,重构振兴“平台链”。搭建基层法治服务平台,动员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服务人员、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人民调解员、村(社区)法律顾问积极参与到深化法治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以法治赋能助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探索出周庄“吃讲茶”、玉山“百姓议事庭”、周市“乡村律师工作室”、淀山湖“公众评判庭”等基层社会治理经验,培育1家省级“金牌个人调解工作室”,鼓励打造一批“贴近农村、更懂农民、群众信赖”的农村法律服务品牌,教育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全市共建成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74个,为推进“三治融合”、促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法治基础。
昆山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