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苏州市积极贯彻落实《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条例》和《社区矫正质量提升两年行动细化实施方案》精神,着力在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和智能化建设上下功夫,推动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和后续照管工作全面发展,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机制先行,全力抓改革创新。在全省首批示范推进贯彻施行《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条例》,分区域探索“执法规范化建设”“数字化监督管理”“社会力量参与”等制度机制。市局牵头探索研发整合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和后续照管业务于一体的智能工作平台,提升监管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协调各部门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后续照管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从机制制度层面推动重点改革取得成效。张家港等地率先在执行禁止令、法定不准出境报备、使用执法记录仪、统一违法违规行为裁量标准、细化业务管理考核实施细则等方面进行规范,形成5项规范化文件。太仓等地集中签约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项目,引入公益律师服务团与司法所共建机制,两家慈善资金购买的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帮教服务。昆山、常熟等地加强与公安等部门数据对接,自研人脸识别、在线心理测试、在线教育等平台,强化监管精度。
二是专业保障,全力抓能力提升。各级社区矫正机构和司法所深入开展社矫安帮业务技能竞赛和集中培训活动,通过集中专题学、网络拓展学习、个人自发学和到“红色基地”接受学习教育等方式,项目化、清单式推进理论学习,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新动能。部署开展3轮执法司法社区矫正重点案件检查专项行动,共抽查案卷291件,发现4个方面共56项问题,对问题隐患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继续深化完善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病情检查专家集中复核制度,在正式复核前组织各县级市(区)司法局开展集中交叉互评,对诊断材料进行有效梳理、查漏补缺,确保专家复核工作高效高质,共复核11人、提请收监3人。主动接受并检察机关开展巡回检察监督和业务督查,指导被检市(区)局做好问题整改,举一反三推动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后续照管业务培训和业务技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整体提升队伍素质和规范工作能力。
三是多方联动,全力抓社会参与。贯彻市委主要领导批示精神,协同各方力量,加大对特殊人群的关爱帮扶力度。联合团市委、民政、关工委、民盟等开展“春风行动”“六一护苗”“金秋助业助学”活动和“黄丝带帮教”工作,推动“六个一”帮教机制落实见效。制定印发《苏州市后续照管对象帮扶救助暂行办法》,对后续照管对象开展技能培训、就业岗位推荐、救助帮扶活动。全市累计帮扶特殊人群及其未成年子女3200余人次,活动450余场次,帮扶资金达220余万元。根据省厅部署,编撰《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指引(初稿)》《社会组织参与安置帮教工作指引(初稿)》,承办全省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三个指引”调研座谈会,相关经验获省厅领导肯定。组织召开全市第二届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实务研讨会,印制《向阳花红》专刊,省厅社矫局主要领导出席并讲话。率先制定《苏州市安置帮教社会工作服务指南(试行)》,部署各县级市(区)至少1个司法所试点推进。积极争取慈善资金,委托2家社会组织在吴中、相城两地试点开展“社区矫正联合帮教项目”,针对未成年、女性、成瘾犯等60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专业教育转化。
单位:苏州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