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区司法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老年人群体合法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快构建涉老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各类涉老矛盾纠纷,维护老年群体合法权益。
一是构建“银发调解”网络。建立“3+N”涉老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依托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引入网格员,组建“护航银发”志愿者服务队,延伸涉老矛盾纠纷调处触角,构建全方位老年人矛盾纠纷化解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网格调解员、法律明白人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积极排查辖区涉老矛盾纠纷,及时掌握涉老矛盾纠纷隐患,认真做好矛盾纠纷预警工作,妥善化解涉老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全区各级调解组织受理涉老矛盾纠纷33件,涉及老年人42人次,提供法律咨询建议80余条。
二是加强“银发困境”研判。组织调解员上门服务,走进老年大学、敬老院、夜间广场等老年群体聚集区域,围绕与老年群体密切相关的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私募基金、以房养老等问题,开展老年群体防范诈骗法律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守好养老“钱袋子”,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生活保驾护航。加强涉老矛盾纠纷研判,针对老年群体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矛盾纠纷,邀请法官、律师、公证员、专职调解员参与研判,组织“失独老人”遗产纠纷处理、侵犯老年人继承权纠纷处理专题研判1场。
三是提升“银发服务”质效。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涉老权益保护法规政策纳入全区人民调解年度培训计划。积极吸纳辖区内“五老”加入调解员队伍,鼓励老年人走出家庭“小圈子”,融入基层“微治理”,激励老年人从“在岗敬业”到“老有所为”的身份转换。深入推进“调解+公证”模式,充分发挥公证预防化解涉老纠纷积极作用。推行“线上+线下”联合工作模式,邀请法律专家、心理咨询专家积极参与,对疑难复杂涉老纠纷制定“一对一”调解方案,满足居民群众个性化服务需求。同时,依托“相城普法”微信公众号及各村(社区)法润民生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涉老纠纷调解典型案例,达到调解一案、和睦一家、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苏州市相城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