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区始终将劳动者权益保护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着力构建“普法强基、维权固本、调解促和”的三位一体保障体系,全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推进构建和谐用工关系。
一是打造普法宣传“立体矩阵”。结合不同行业法律特点,编制并发放《快递行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等风险防范指南2000余册,从劳动关系、客户纠纷、刑事风险等多方面进行法律风险提示。适应新就业群体碎片化阅读需要,按照一周一视频、一月一漫画形式向有关从业人群进行推送。 依托产业园区、商业综合体等设置服务驿站,联合互联网(网络直播)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多个行业党委,打造“上班路上的法律服务点”26个。以“固定站点+流动辐射”模式,依托区总会法律援助站,梳理劳动者普法学法需求清单,流动向人社服务站点、街道、大型企业提供“送法上门”服务。通过“姑苏工会”等微信平台推送普法宣传短片,依托“苏工惠”服务平台开展法律知识有奖竞答活动,惠及劳动者3200余人次。
二是构筑欠薪维权“法治屏障”。常态化开展大型工程项目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欠薪风险隐患排查,联动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街道加强进行综合研判,落实分类处置,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联动处置机制,第一时间组织住建、人社、人民调解、法院等部门参与纠纷化解,推动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查实线索率压降至0.99%以下,涉劳务中介维权线索同比下降11.7%。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开辟劳动者维权的绿色通道,欠薪案件实现立案、受理、调解、执行一步到位。加强执法检查,围绕风险多发领域,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专项整治、劳务派遣检查、农民工欠薪治理等专项行动,对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立案查处103家,苏州火车站地区非法职介中介实现动态清零。
三是打通争议化解“快速通道”。成立新业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在产业园区、商业综合体等地设置劳动关系指导服务站,一揽式提供法律援助联络、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在金融、保险、文旅等9个行业领域打造“会心解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基地,聚焦调处化解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专业性纠纷,实现“商事纠纷商会解”。推动人社、法院健全裁审衔接联席机制,统一裁审标准、总结庭审经验,对涉案人数多、影响范围大的劳动争议案件实现信息共享、提前介入,提升依法办案质效。建立案前释法机制,开展“首问导诉”服务,开辟弱势群体“绿色通道”,对涉及农民工和集体争议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调、快结。新设法律服务产业园仲裁庭,增加庭审资源加快案件审理,推出“1+2”办案模式,以1名书记员对接2名仲裁员形成办案小组,每周至少安排4场庭审,全面提升办案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