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四点发力”推进城中村治理法治化
2025-03-31 10:15:00  来源:法润江苏

姑苏区针对辖区内城中村法律关系杂、居民诉求多的实际,积极整合法治力量,推动城中村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一是关键要点细心审,提升治理合法性。在征迁、综合整治项目组中设由第三方律师团队、政府法律顾问、法制审核员组成的法律专班,在重大综合整治项目中实现专班列席工作例会,就征收补偿方案及决定、环境整治改善、社会资金合作合同发表法律意见、进行法制审核,近三年已完成审核80余件。在金阊街道、虎丘街道2个城中村数量多、治理难度大的街道试点村、社区自治章程、复杂纠纷人民调解协议法制审核机制,建立社区法律顾问和街道法制审核机构两级审核机制,全面梳理村、社区形态,尤其是城中村自治需求、主要重大矛盾纠纷类型,探索制定村、社区法治审核清单目录和审核流程。

二是安全痛点精心治,提升行为规范性。结合安全管理难点多、冲突多、投诉多的实际,综合梳理行政执法部门反馈、12345投诉、行政复议应诉案件受理情况,筛选出违建拆除、群租房等争议最多的事项,梳理出用语不规范、程序履行不严格、行政相对人不配合等主要痛点和难点,出台《姑苏区现场执法规范指引》《违建拆除程序指引》等指南,邀请执法业务骨干开展针对性业务培训和案例分享6场次,切实提升城中村执法水平和规范化程度。用好驻队律师“润滑剂”,在城中村消防安全、违章建筑集中整治中要求“驻队律师”随队执法11次,向行政相对人出具《律师告知函》,详细说明有关法律规定,有效提升行政处罚履行率。

三是需求焦点耐心管,提升服务主动性。考虑到城中村中老年人口占比较高,依托“居家养老”公共法律服务项目,联合社区梳理城中村内失独、失能、高龄、重疾老人60余人次,安排项目组成员定期上门走访,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文书代写等法律服务。在征收搬迁和综合整治项目中,设置现场法律服务点,统筹法院、司法行政力量到场提供现场服务。针对选房签约等居民重点关注的事项,推出“公证不停歇”“延迟一小时”服务,派出工作人员提供现场驻点服务,就房源信息、认购合同、资格转让等事宜提供现场公证。就选房相关事宜畅通公证绿色通道,实现当场申请、当天受理、当日出证,第一时间维护居民合法权益。

四是治理堵点齐心解,提升治理自主性。充分发挥党员、乡贤、法律明白人等群体的优势,按照“月巡查+关键期间重点查”的形式,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025年已开展纠纷排查87次,协同人民调解员、综合整治项目法律专班等排查化解邻里纠纷、征地拆迁纠纷、家庭纠纷、宅基地纠纷等纠纷367件。在征收搬迁或综合整治项目开始前,组织发动法律明白人结合矛盾纠纷排查情况,对列入重点排查清单的家庭逐户上门释法明理,厘清诉求、讲清法律,防范矛盾纠纷。针对垃圾堆放与清运、电瓶车充电、公共空间使用等涉及居民人数较多矛盾纠纷,依托“社情民意联系日”机制,邀请社区法律顾问指导居民开展自主协商并签订公约,集中化解矛盾纠纷29件。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