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融入百姓生活,近日,张家港市凤凰镇在“吃讲茶”文化阵地开展“法润民心·典亮生活”法治茶话会活动,以“故事+辩论+手作”的创新形式,吸引社区居民围坐茶桌共话法治,实现法治宣传“零距离”“有温度”。
一是茶桌普法:烟火气里学“典”入心。活动打破传统“讲座式” 普法,将茶话会与法治教育融合,打造“沉浸式”学法场景。法官与群众围坐茶桌开讲“以案释法故事会”,现场聚焦婚姻家庭、遗产继承等民生热点,以真实案例为切口,结合民法典条款,通俗解读共同财产界定、遗嘱优先原则、物业权责边界等法律要点。居民在“吃讲茶”的市井氛围中,将抽象法条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生活指南,让民法典在“家长里短”中落地生根。
二是手作论法:创意形式让“典”落地。聚焦民法典实际应用,居民自发组织“法治辩论赛”,围绕“宠物伤人责任划分”等热点话题各抒己见,厘清“饲养人需证明已尽管理义务”等实务界定,同时现场“生成”维权指南10余条,让法律知识在交流碰撞中入脑入心。组织“法典手作坊”活动,现场居民用彩纸拼贴法条、创作“法典诗句”12 条,将冰冷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法治文化作品,推动民法典从文本走向“可视化”生活场景。
三是聚焦民生:长效机制促“典”生根。依托“吃讲茶”特色阵地,打造“茶桌普法”品牌矩阵,构建起“阵地固定化、内容精准化、形式亲民化”的长效普法机制。以茶桌为纽带,聚焦婚姻家庭、遗产继承、物业服务等民生关切,通过法官“以案释法故事会”、党员“民生面对面”、居民“法治生活漫谈”等形式,将民法典融入群众茶余饭后的交流中,推动法律知识从“集中宣讲”向“日常渗透”延伸,让民法典成为群众触手可及的生活法则,实现法治宣传从“一次性活动”到“常态化守护”的质变。
张家港市司法局:屈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