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张家港市紧扣关键领域,革新普法策略,全力攻坚‘八五’普法目标任务,全方位提升公民法治意识,为法治社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创新普法形式,拓宽法治传播广度。探索‘法治+’融合模式,将法治元素深度融入文旅、消费等多元化场景。以香山景区赏梅季为契机,开展“法韵梅香 法润民心”活动,把法律知识融入文旅体验;在杨舍老街商圈举办“美好生活 法典相伴”法治游园会,让法治与消费相互促进。依托新媒体平台,开辟“法与生活”网络公开课,开展劳动关系、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主题直播,打造“民法典百问”“生活中的法律指南”公益普法广播栏目,实现线上线下普法全覆盖,让法治声音传得更远、更广。
二是聚焦重点群体,增强普法精准力度。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印发专项实施方案,明确20项具体举措,培育法治护“新”服务驿站,开展“法润沙洲 普法入‘新’”系列活动,保障其合法权益,规范行业发展。在校园领域,组织法治精品课程征集活动,深入调研青少年、教师及家长的法治需求,确保普法工作精准到位。此外,持续开展“农民工学法活动月”宣传,深入工地、车站等场所,为农民工群体送去实用法律知识,提升其依法维权能力。
三是挖掘法治文化,提升法治品牌温度。培优“法润沙洲”法治实践品牌,精心策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成功举办“法眼观察·寻找身边‘典’元素”摄影作品征集大赛和“法润万家·法治能量盲盒”等11项创意活动,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和法治意识。挖掘传统锡剧中的法治元素,开创“今法说古案”普法新模式,让法治文化更具本土特色和吸引力,以文化人、以文塑法,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四是夯实基层基础,筑牢法治建设深度。整合基层专业调解力量,完善诉求处置闭环,打造“有纷来议”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深入推进“1名村(社区)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扎实开展“法律明白人素养提升工程”,邀请法律明白人讲述基层治理案例,组织参加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其身份认同和履职能力,发挥他们在基层法治建设中“前哨”作用,将法治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
张家港市司法局:袁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