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开展以来,姑苏区坚持以法治资源整合为抓手,持续推行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设、“法律明白人”培育和援法议事品牌打造三项举措,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一是强化民主法治社区建设,打通依法治理“最后一公里”。注重创建争先,2021年至今,累计创成10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其中平江街道历史街区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全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开展全覆盖体检,明确建设标准、标识规范等复核内容,围绕创建质量、软硬件配置等做好完善提优。同步深化法治薄弱社区排查整治,2024年6个法治薄弱社区均通过市级验收。2025年4个法治薄弱社区整改工作有序推进,持续夯实基层法治根基,推动依法治理落地见效。
二是强化“法律明白人”培育,织密群众身边“法治网”。重点培育2173名“法律明白人”,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培育体系,提升“法律明白人”法治素养和工作能力。配套工具书、徽章、工作证等“五个一”工作保障,创新打造工作室、拍摄普法微视频,持续扩大“法律明白人”的群众知晓度,夯实履职基础。扎实推动“1名社区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依托“法律明白人”与社区法律顾问常态化协作机制,累计解决邻里纠纷、物业矛盾等民生问题3000余件。2021年以来,有47名“法律明白人”获省市优秀表彰,20人入选典型案例报道。
三是强化援法议事品牌打造,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通过完善“共议共治坊”“居民议事堂”“百姓议事会”等协调议事规则,推出“五事工作法”,系统打造“金言小筑”“小巷评理”“平心而论”“百心365”等特色品牌,建成“共治议事厅”“七彩议事亭”“楼道月言堂”“小巷板凳会”等实体阵地。深化“援法议事”与“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融合,年均开展“援法议事”活动千余场次,有效解决路南社区春馨园小区道路绿化缺失、泰南路28号农贸市场公共智能充电桩较少等一批基层典型问题。设立“法商议事厅”,延伸服务触角至经济领域,护航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