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地处茅山东麓,是常州的西大门,古有“吴中门户,江东福地”之称。今年来,薛埠镇紧紧围绕围绕红、黄、蓝色法治三原色,以同心共治、精准共治、联动共治为目标,探索形成党建引领、多元融合的基层治理新局面,助推基层治理焕发新活力。
一是廉政法治文化强基础,传承红色法治基因。将红色基因与法治宣传相结合,“映山红”党建馆融法治等元素,仙姑村以“善任、善为、善合、善新、善识、善止”等“六善”党建为引领,以“四讲四习”和“五位一体”为主要媒介,宣讲廉政法,传递红色廉政法治文化。
着力实施基层党组织体系提质工程,借助党建平台。培育一批学法中心示范户、学法领头人、法律明白人,基层党员成为群众身边的普法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治安防范安全员、重点群体服务员,实现“一专多能”;以“一村一法律顾问”为依托,推进落实法律顾问驻点值班,积极建设“15分钟法律援助服务圈”,推进“三官一律进村”工作。今年以来调解矛盾纠纷1300余起。
二是农村法治文化激活力,汇聚黄色法治力量。聚集民间艺人、老干部、老教师等一批艺术继承者和法治工作者组建工作室,其中“仇书洪”调解工作室针对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实践过程中针对不同案例、不同场景、不同对象的调解技巧和关键节点运用鲜活生动的调解案例进行讲解和剖析,撰写出版《人民调解36法》;传承发展荡布船、抬轿等本土非遗节目,邀请非遗刻纸大师杨兆群客座指导,深挖法治内涵,推动法治宣传产品的研发,把法治作为薛埠文化里最耀眼的名片。
整合法治文化传播力量孵化培育“乡音普法演艺团”专业型法治文化宣传社会组织,采用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以金坛小戏、民谣和三句半等形式参加“三元倡法150”“田头说法”“社区天天乐”等法治文艺演出近千场,是“丰收节”“半茅马拉松文化节”等活动的固定文艺演出团队,受惠观众达15万人。
三是产业法治文化促发展,优化绿色法治环境。薛埠镇立足“一山一水”地理资源禀赋,把法治文化特色园建设融入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中,定位“法治环保”主题,实现法治文化特色小镇与乡镇环境的完美结合;借力“茅山”旅游项目开发,倡导绿色文明守法旅游,发放法治服务卡;位于薛埠镇方麓村的法治文化游园,以“绿色生活 法典相伴”为主题,用展架、展牌、雕塑等为载体通过法治名言、法治漫画、以案释法等形式突出宣传民法典、环保法,用故事阐述法典,用法律诠释生活,突出法治文化寓教于乐的特点,体现基层依法治理,群众享受绿色美好生活的内容。
来源:常州市金坛区司法局 朱彦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