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钟楼“三个打造”推进普法实效再提升
2022-07-20 14:54:00  来源:法润江苏

常州市钟楼区司法局坚持发挥普法工作的基础性、保障性、先导性作用,以持续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为目标,坚持守正创新,打造具有钟楼特色的法治“金名片”。

一是打造专业多元的普法队伍。壮大“八五”普法讲师团队伍,加强与区法院、检察院、教育局、人社局等普法责任单位的联动,强化重点人群普法。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普法,如新闸街道老干部“法律帮帮团”、五星街道银发宣讲团、荷花池街道“荷您意”红娘舅调解志愿服务队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到普法工作中,不断壮大普法志愿者队伍,提升普法队伍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同时,充分发挥“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法治宣讲员、法治副校长、村(社区)法律顾问等基层普法力量贴近群众、扎根基层的优势,引导和鼓励他们投入到各类法治宣传实践,通过赶集“摆摊”讲法律、“田间课堂”话法律、送法入户等形式,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身边人带动身边人”发挥“头雁”作用,让法律真正走进百姓心中,切实提升全社会法律素养。

二是打造智慧精准的普法格局。推行“数字+”普法宣传模式,形成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传播矩阵,推进普法信息在各类终端设备上的占比,推送《民法典》、疫情防控、反诈宣传、安全生产、禁毒宣传等主题普法微课堂100余期,真正使互联网变成普法创新发展的最大增量。探索运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研发线上普法产品,不断丰富研发实践。聚焦智慧城区、智慧社区建设,依托智慧北港数据港,实现了普法工作与街道、社区工作数据信息共享,对接综合执法、建设、物业、治安等社区日常事务中的普法需求,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实现了普法需求与供给的动态平衡。

三是打造特色鲜明的普法模式。坚持贴近中心、贴近现实、贴近群众,围绕“三治融合”“平安建设”等主题,打造“沉浸式、情景式、交互式、菜单式”等多元普法模式。进一步优化法治文化阵地布局,紧扣长江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文化服务设施,打造特色法治文化带。精准聚焦领导干部、青少年、农民工、新业态人员等普法重点对象,为其定制有针对性的普法菜单,精准满足群众多元法治需求,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普法作品。如家庭教育普法剧《爱的家长会》引爆网络,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聚焦反有组织犯罪法的情景普法剧《三霸覆灭记》成为“现象级作品”;防范非法集资题材的微电影《都挺好》、防范校园欺凌普法教育情景剧《青春不沉默》在辖区各大社区巡回展映,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来源:常州市钟楼区司法局 贾琼

编辑:胡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