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武进区司法局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识不断提升的需求,在法治宣传载体、普法志愿队伍、法治文化作品的基础上,以数字化、智能化、云端化集成普法新元素,开拓便携式、沉浸式、交互式的“智慧普法”新时尚。
一是搭乘“直播快车”,带出“普法干货”。迎合用法需求前端,适应新媒体发展推进普法供给侧改革,在全区开通“佳音说法”“南南说法”“常铭红律”等普法直播间,宣传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以及防范电信诈骗、未成年人保护等社会舆论热点内容。延伸普法覆盖终端,在商场、企业、学校、医院、社区等公共场所、办事大厅放置20台LED普法终端机,全天候不间断滚动直播普法内容和最新时讯,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法律需求。
二是培育“新生力量”,带好“普法节奏”。积极推广法润武进微信公众号,将普法动态、法律知识、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及时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中,努力打造武进人民“指尖上”的法治宣传,定期推送“反诈”短视频,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解析了各种骗局,提醒广大网友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时刻保持对电信诈骗的辨别力和警惕性。组建以年轻人为主体的“8090”普法讲师团,开展以普法情景剧、模拟法庭等“交互式”普法研学活动,以青春力量传播法治声音。
三是立足“原创三微”,带火“普法故事”。立足原创,以微视频、微党课、微网文等“三微”的形式,积极弘扬红色法治文化,讲好身边“普法故事”。以“创新+品牌”模式精心谋划打造《小司傅说法》普法专栏,用“以案释法”的方式在新媒体平台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全民法治观念。创作系列法治动漫《“快”说司法行政》,在全区、镇、村各电子显示屏上轮流播放。和武进文化馆合作,自编自导自演本土特色普法节目小品《刘大妈的发财梦》,全程录制演出视频,通过视频号提升二次传播倍增效应,突破了法治演出的时空局限性。
来源:常州市武进区司法局 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