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常州金坛以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为载体,围绕“平安龙溪、幸福龙溪、法治龙溪”的总目标,沉浸式塑造民法典文化村,形成“挺拔有节 典在龙溪”的乡村振兴品牌,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法治活力。
坚持“青竹文化”理念,打造基层依法治理“主心骨”。以党建引领“法律明白人”队伍作为“一司法所一品牌”创建项目,创新实施以亲民、富民、乐民、安民、便民为主要内容的“五民”党建工作法,定期开展“两委干部”“党员干部”专题学法,提升依法办事能力,实现“一专多能”,普法用法的成效不断放大,实现从党员个体到全村全员的有效覆盖。
突出“青竹文化”元素,构筑基层依法治理“共同体”。建立“青竹大调解”,借助朱林司法所、派出所等平台力量,聘请“五老”、乡贤、“三官一律”和“法律明白人”等20余人作为调解员;成立“丝竹议事会”,以“援法议事厅”建设为契机,以工业园区的新“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邀请驻村法律顾问,推荐培育18位“法律明白人”与村民一起参与村里重大决策,提高依法自治能力;设立“金竹志愿银行”,成立上门普法、健康医疗、法治演出、环境美化、综合应急6支志愿服务队,村委为每位志愿者设立“志愿账户”,积分可以兑换服务,也可以兑换日常用品;打造“青竹法治直播间”,今年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民法典宣讲、依法防疫、妇儿法治维权等直播活动9场,投放法治视频12期。
推动“青竹文化”生根,跑出基层依法治理“加速度”。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工作,邀请驻村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和村民代表、党员干部参与议事,对具体条款进行法律把关;认真开展“家训家风”征集展示活动,挖掘具有典型特色的崇德尚法先进人物,通过推荐宣传营造“崇德向善、循法而为”的良好氛围。
紧贴群众需求,建设集妇儿维权、援助服务、协商议事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站,形成一核多翼,实现同频共振。巧借楼栋墙面、休闲广场绘制百米民法典手绘墙,将法治与道德元素有机结合,让群众在特色龙溪中感受法治文化。
把“青竹文化”理念厚植在基层自治中,融入矛盾化解、网格治理、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德治教化的滋养、亲和作用,呈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的法治龙溪。
常州市金坛区司法局 朱彦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