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打造法治文化特色园,常州金坛以法治乡村建设为抓手,依托本土文化、红色文化、德善文化,着眼法治元素深度融入,构建“点、线、面、体”四位一体的新型法治文化特色园,助力提升法治文化建设的辐射力。
集聚要素,打造法治文化阵地精品区。把法治文化特色园建设融入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定位“环保”主题,实现法治文化特色小镇与乡镇环境的完美结合;借力“茅山”旅游项目开发,倡导绿色文明守法旅游,发放服务卡,高标准打造“环保”法治文化阵地。把法治文化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修建法律之源林荫道,通过法治人物雕塑群向群众展示法律渊源;把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开展绿色旅游文化节、法治赶大集、法治春联送福、法治刻纸等活动;把法治文化与道德文化相结合,梳理“媳妇服侍公婆”“仙姑治病”等道德故事,铺设人民调解石刻小径;把法治文化与诚信文化相结合,将法治元素融入当地旅游经济、企业发展理念,推进法治景区、街区建设,营造绿色、法治、文明的乡村环境。
提升品质,打造法治文化产品研发区。立足茅山老区的红色底蕴,将法治文化融入红色文旅品牌,创作开发东方盐湖城刻纸馆等一批法治新地标,形成法治线路和红色线路同步发力、交相辉映的新形式;与区城管局共同开发创作东方盐湖城法治摄影纪录片,让群众在旅游中感受法治、接受法治、参与法治;联合薛埠交警中队、区禁毒大队,开创“学法课堂”,定期组织法律明白人、法治副校长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增强普法的实效性;开发“法治宣讲进村落”“护苗之家”“国学说法”“道德讲堂”四大法治产品,培养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律思维。
多元参与,打造法治文化活动特色区。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结合“4.8司法日”“12.4宪法日”等时间节点,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普法工作;将法治文化嵌入机关、校园、企业文化,在机关规章制度、学校学生守则、企业员工规章等融入法治元素,不断提升基层普法和依法治理质效;充分发挥“道德讲堂”线上线下互动、堂内堂外结合的功能优势,充分挖掘具有典型特色的崇德尚法先进人物,组织群众广泛参与法治文化巡演、法治书画展览、以案释法讲座等活动,通过“身边好人”善行义举榜、道德讲堂等平台,传递文明法治正能量。
下一步,常州金坛发挥传统文化凝聚人心的作用,提升群众对法律的认知程度,推广具有金坛特色的法治文化特色园。
金坛区司法局 朱彦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