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司法局坚持以“四化”建设为目标,以助推律师服务营商环境为抓手,组织实施律师行业“强专业、创品牌、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聚焦打造党建引领律师服务营商环境的“溧阳样板”,实现普法工作与为民服务“同频共振”。全市先后涌现出周勇、荀云琴、谈永斌等一批优秀律师,江苏常明律师事务所捧回“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荣誉奖牌。
一是聚焦“红色引领”,在凝心聚力中提升组织战斗力。率先在常州地区成立县级律师行业党委,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派驻党建指导员监督指导各律所支部党建工作,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律师行业执业全过程。以“强基工程、领航工程、聚力工程、先锋工程”为引擎,实施“党史”浸润工程,开辟红色基因传承第二课堂系列活动,开展“水西精神驻心中、律师行业党旗红”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律师走进嘉兴南湖红船、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等革命圣地,树信仰、强信念,铸律魂。开展“双创双争”活动,致敬“律师楷模”,汲取榜样力量,实现“触学”到“深学”转变。2个律所支部、6名律师党员先后被评为“全省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示范点”“全省律师行业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展现溧阳律师依法执业的价值取向和为民服务的时代风采。
二是聚焦“强基强能”,在培优育才中提升队伍服务力。紧盯实习律师和青年律师队伍服务能力提升,搭建成长“快车道”。把牢“政治关”。组织实习律师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党史学习、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学习教育。做好实习律师党组织关系转接,解决“口袋党员”“隐形党员”组织问题。重点发展优秀青年律师为入党积极分子,承续党员律师的责任担当。筑牢“业务关”。指导律所建立“以老带新”传帮带机制,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和指导青年律师提升案件办理质量。组织开展“实习律师对话老律师”“优秀实习律师面对面”等主题沙龙,加强各所实习律师的相互学习交流。守牢“考核关”。制定实习律师一年发展规划,明确考核责任人,对实习律师执业技能、执业纪律知识、品行表现以及指导律师的评价进行全面系统考核,系牢进入律师行业“第一粒扣子”。
三是聚焦“惠企助民”,在落细落实中提升法治保障力。筑牢企业运营风险“防护堤”。聚焦企业“纾困解难”,围绕民营企业合同制订、企业用工、担保注意事项等进行法治体检。2022年已累计为园区130余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服务,化解法律风险点82个,出具并完善《法治体检报告书》150余份。绘就和谐劳动关系“同心圆”。搭建非诉调解平台,成立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团,遴选优秀律师加入,引导律师参与企业纠纷解决机制,今年已有效化解涉企矛盾纠纷48件次,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当好群众寻方问诊“好顾问”。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坚持“云上”法律服务不断档,依托全市227个“法润民生微信群”,当好法律政策宣传答疑的“e线先锋”。依托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通过“法治溧阳”微信公众号、企业法律服务微信群等渠道,实现法律服务24小时律师“随时在线”。
四是聚焦“做实做优”,在担职尽责中提升品牌影响力。当好法治政府建设“参谋员”。聘任18名律师作为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法律顾问,为政府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和重大行政决策出台等建言献策,当好党委政府法律“外脑”。扮靓营商环境优化“服务员”。把律所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聚焦“产业链+法律服务”专项行动,组织党员律师为链上企业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市律协主动对接高新区千亿级动力电池产业链,开展法律服务链接“锂享”专项活动,有针对性地提出法律意见和风险提示32条,解答法律咨询300余条,直接联系和服务链上中小企业12家,间接帮助企业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近500万元。做优依法为民执业“代办员”。落实“党建+公益”,将“党员代办制”与“一村(居)一顾问”相结合,将公共法律服务融入“党员代办制”,精准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办好法援案件。今年以来,党员律师上门代办困难群众法律服务事项53起,代写诉状60余份,化解矛盾纠纷120余起,彰显了律师党建工作的温度。
溧阳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