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新北深化“N+普法”模式 丰富青少年普法多样性
2022-11-17 14:46:00  来源:法润江苏

为切实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新北区不断创新方式方法,通过深化“N+普法”模式,多样化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为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注入了法治“营养剂”。

一是“游学+普法”,强化互动学法“趣味性”。辖区实施青少年课外法治教育“第二课堂”工程,将其列入全区中小学生“三级联动”研学积分打卡活动内容模块。区教育局等9个“普法责任”单位通过学校组团式、家庭亲子式等轻松有趣的“游学打卡”方式,组织青少年及其家庭在区宪法主题公园、青少年宫法治文化中心、检察院刑事犯罪警示教育基地、滕头青少年法治公共安全教育基地等法治阵地开展“体验式”学法活动,使其沉浸式感受法治魅力,增强学法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期,辖区“幸福小树”环保法治公益项目在辖区20余所小学的5万余名学生及其家庭开展互动学法,持续扩大青少年法治宣传的影响力。

二是“直播+普法”,提升在线授法“辐射面”。借助融媒体未来社区直播平台,推出“新北区—甘洛县”暑期假日学校空中普法课堂等系列网络普法活动,通过“律师主讲+现场直播”的形式搭建法治桥梁,每场次均吸引4000余人在线学法。利用钉钉直播的形式,开辟普法“云”阵地,打通家校普法“最后一公里”,其中,《家庭教育促进法》在线宣传活动直播点赞量破40000,受到师生、家长的欢迎,预防校园欺凌等主题。区司法局联合区教育局等部门开展的校园大型直播法治课,采取“一个班级现场授课、全校师生同步观看”的形式,打破空间限制,实现校园普法全覆盖。同时,各地司法所发动40余所中小学充分用好校园“共享法庭”、法治直播间等平台,让广大师生足不出校便可感受法治氛围、共享法治教育。

三是“点单+普法”,增强校园普法“精准度”。健全完善“法治副校长”模式,发挥各职业独特优势,结合青少年心理特点,推出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校园欺凌、交通安全、反诈骗、禁毒等专题法治课程,通过60余场法治讲座、模拟法庭、法治飞行棋、参观学习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法治帮助和指导。辖区“片羽行动”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制作了25节包括普法教育、安全自护等主题的精品课程,通过“你选单,我送课”“你建议,我优化”的双向选择模式,按需为学生提供“精准化”法治宣传服务。目前以清单形式推送精品课程98节,涵盖10大领域,已走进48所中小学,宣讲120余次,全区学生人均接受了2次以上的法治课程体验,有效拓展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纵深度。

(常州市新北区司法局 王瑞睿)

编辑:胡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