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司法局坚持多措并举、多维发力,扎实开展“情暖民工”专项活动。今年以来,受理欠薪法律援助案件520件,帮助挽回经济损失630余万元。
一是坚持全方位部署,把好联动协作“保障关”。联合人社、住建、发改等部门成立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根治欠薪联动机制,筑牢“源头管理-过程监督-末端执法”的欠薪“防火墙”。考虑到某些讨薪案件当事人众多、情绪不稳定、矛盾尖锐且易被激化等特点,加强与信访、住建部门对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尽可能通过调解、和解等非诉讼方式妥善、快速处理此类劳动报酬拖欠问题。同时,与劳动仲裁委、总工会、人民法院加强沟通,做到农民工讨薪类诉讼案件程序的无缝衔接;与检察院确立重大疑难民事案件支持起诉机制;依托全市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咨询服务,结合“送法进工地”“纠纷大排查”等活动。
二是坚持全流程监督,把好隐患排查“源头关”。联合相关部门对全市新开工的重大项目开展劳动用工专项监督检查,检查重点聚焦在农民工工资按月足额支付情况,以及因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拖欠工程款等导致的拖欠薪资案件,及时督促有欠薪苗头的企业或个人按时发放工资,应列尽列符合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条件的用人单位。由“坐等讨薪人找上门”转变为“主动进企业查问题”,组织律师深入企业一线、工地等地,集中开展劳动合同普查和法治体检,全面摸排分析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与企业劳务用工等情况,截至目前,共开展专项法治体检81次,提出整改建议165条。
三是坚持全过程跟进,把好法律援助“服务关”。对农民工讨薪案件,实行容缺受理机制,免于经济困难审查,简化办案手续。对群体性劳动纠纷案件坚持“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对接”,组织律师主动提供上门服务。组建一支由15名劳动争议领域的资深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组成的“农民工维权服务团”,制定群体案件专班攻坚机制和疑难案件研讨机制,不定期开展法律援助疑难案件讨论会,提升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质量。截至目前,窗口、热线平台解答涉欠薪咨询5000余人次,其中群体性纠纷21批291人次。
四是坚持全覆盖宣传,把好依法维权“思想关”。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组织相关普法责任单位深入建筑工地、劳务市场等农民工聚集地,开展劳动保护专题“法治大讲堂”、法律讲座等活动57场次,广泛宣传《劳动法》《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发放“讨薪指南”宣传资料、《以案释法》普法手册等20000余份。在“法治溧阳”“法润民生”微信群集中发布有关工伤、欠薪、劳动保护等内容的法律条款、案例解析,通过“清单式”全员普法、“节点式”重点普法、“沉浸式”一线普法、“立体式”媒体普法,切实提高农民工依法维权意识。
常州市溧阳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