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武进:“五治”融合推进乡村依法治理
2023-02-27 13:35:00  来源:法润江苏

近年来,武进区坚持“政治”引领、“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撑,“五治”融合的方式,推进乡村依法治理,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年提升。

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湖滨社区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牛鼻子”,持续抓好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配套建设,着力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民主自治机制,有效保障了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基层有效贯彻落实。

二是突出“自治”强基,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加强群众自治管理,让每一位群众都成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参与者、创建者。以“茶社聚民心,援法议和谐”为主旨,建设“民生茶社”。在这里,“居民敞开说”“有事大家议”“重要事马上办”,有效解决了居民个人和对社区事务的问题诉求,一般小事琐事都能立即办理,把矛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特别是法律顾问、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村社区领导干部一起参与到议事中来,极大提升了依法议事、依法办事、依法解纷的效率。三年来累计商议社区事务、化解矛盾纠纷50余件。

三是强化“法治”保障,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为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创新研发使用“公共法律服务角”,规范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畅通服务途径,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环节。户外建设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版块、德法同行之路等阵地,在社区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室内建成法治书法创作基地,招募10余名书画爱好者,以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等为主题,创作近百幅书画作品,通过巡展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

四是注重“德治”教化,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突出德治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柔性引导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融入思想道德建设和乡村治理全过程,厚植乡村治理的道德根基。坚持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固化道德理念,持续提升群众文明素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五大平台的基础上,创新设立“法律法规”服务平台,每年开展法治宣传、法律讲座、法律服务10余场,不断增强基层依法治理软实力。

五是借助“智治”支撑,优化基层治理能力。积极实施“网格化+信息化”基层治理模式,建成集政务服务便民、常态化疫情防控、法治宣传、治安巡逻、矛盾纠纷处理、特殊人群管控等多重职能的网格9个,为广大群众提供即时办、网上办、上门办的精准服务,构建起“全域覆盖、规范高效、常态运行”的网格服务管理体系。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年提升。

(常州市武进区司法局 吴晓虎)

编辑:胡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