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地区老年人交通事故,守护老年人出行安全,常州市成立工作专班,策划制作农村地区老年人交通安全专题宣传教育片(以下简称《教育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地区老年人交通安全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凸显普法精准性。
一是摸清情况,精心组织。针对农村地区老年人生活习惯差异较大、安全意识较为薄弱、集中组织宣传活动相对较难的实际,组织各地精细排摸本辖区老年人底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以集中组织观看为主、以其他方式手段为辅的工作思路,确保工作落地落实。在时间安排上,把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与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程结合起来,开展常态宣传,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抓住春运、春节期间群众团聚过节的窗口期,以“开心过年,平安是福”为主题,开展集中宣传攻坚。截至3月底,累计组织集中观看6106场次、老年人受教育数量达48.8万人次。
二是多措并举,务求实效。联合村委在大礼堂、小课堂、道德讲堂及活动室“三堂一室”,开设安全文明出行宣传课,组织老年人集中观看《教育片》,配套开展“1课1单1歌”组合式宣传,同步开展现场互动答疑,让安全文明出行理念“根植于心”。举办农村地区老年人道路交通安全宣教竞赛,助推活动开展,掀起宣传热潮。依托农村大舞台、“两站两员”劝导站、环卫工人休息室、电动自行车上牌点等大屏,滚动播放《教育片》,联合工作人员引导老年人上前观看、“面对面”劝导。协调集市庙会流动广告车、农村大喇叭、晨练广场舞音响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载体,进行间歇式声音宣传,让安全文明出行“声入人心”。针对未能参加集中观看的老年人,会同综治网格员、村委工作人员等走村入户、播放视频、上门教育。针对返乡、外出等暂不在常的老年人,引导其子女、孙子女等家人,为其播放观看,并签订交通安全承诺书。依托“两微一端”等媒体平台推送相关宣传内容,引导老年人群体关注。
三是持续发力,确保实效。加强宣传推广。以非标电动三轮车、骑乘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为重点,组织好老年人道路交通安全宣教竞赛活动,重点培养一批乡镇网格主导、交管警辅支援、宣教能力出众、群众基础扎实的“老娘舅、贴心人”式的交通安全金牌宣讲员,开展“美丽乡村常安行”农村交通安全宣讲活动,提升宣传覆盖面。利用村(社区)交警微信群,推送《教育片》解读案例、警示金句,做到常提常新、久久为功。紧盯季节性、时段性节点,发动农机协理员在赶集赶场、民俗活动期间开展宣传劝导,在老年人出行频率较高的路口路段,组织警力开展电动自行车闯红灯、不带盔等交通违法行为劝导,做到“首次教育,再犯处罚”人性化执法。
(常州市法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