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常州金坛突出品牌资源整合、法律服务融合、议事平台聚合,在薛埠镇长山村通过党建引领、立足民生、长效治理模式,激活“援法议事”潜能,打造“长安”议事堂“援法议事”新品牌,重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引领,“援法议事”助推高质量发展。把支部建立在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上,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援法议事”活动领导小组,将“援法议事”阵地设在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基层服务群众的“联系点”“终点站”,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围绕“美丽渔场”的建设,沿途打造了法治文化长廊、普法健身步道、法治小游园等,打造出一条长约3.2公里的“法治乡村”风景观光带,为开展“援法议事”活动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立足民生,“援法议事”完善便民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利用“援法议事”服务团队,动员党员干部、网格员、老模范、新乡贤、村骨干、“法律明白人”“学法中心户”等各方代表人士积极参与;发挥“专业+多元”优势,秉承“用脚丈量、用心沟通”的理念深入走访,努力为“援法议事”提供多种形式的专业保障;建设加强与群众联络沟通、教育引导、服务保障为一体的优质平台。
长效治理,“援法议事”提升乡村宜居程度。大力推进“五乱”治理工程,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各类法律人才相对集中的优势,调动“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的积极性,成立了一支以村“两委”为主导,“援法议事”服务团队为骨干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范围广的队伍,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强化监督,宣传讲解法律法规和政策,回答法律问题;不断建立长山村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实现良善治理,群众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热情和学习法律的热情不断高涨,群众不再做“旁观者”,而是积极成为“建设者”和“维护者”。
(常州市金坛区司法局 朱彦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