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多维共力”全面深化援法议事活动
2023-08-22 11:07:00  来源:法润江苏

今年以来,常州市武进区不断加强党对援法议事活动的组织领导,在丰富议事内涵、扩大议事主体、升级议事阵地、灵活议事方式上持续发力,先后开展各类议事活动600余场,化解居民停车难、村庄环境整治等民生问题100余个。

一是党建引领,矢志遵循“总基调”。充分发挥起红盟矩阵凝聚资源、发展资源、服务资源的效用,不断壮大援法“红盟共同体”,扩张议事“朋友圈”。与各板块党建红盟携手成立援法议事红盟共同体的基础上,先后吸纳了区法院天平红盟、检察院春晖红盟、退役军人阳湖老兵红盟等党建红盟加入,“党委领导、基层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援法议事工作格局全面形成。打造了区委依法治区办筹划指导、属地党委负责牵头、村居社区党组织具体落实、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律师行业党委提供专业资源的良好机制。各地不断探索将“援法议事”深度融入民主决策,嵌入集体议事规则和议事流程,落实到具体事务,积极培育干部群众法律信仰、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

二是丰富阵地,全面蹚出“新路子”。探索将“援法议事”活动与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相结合,推动援法议事与“有事好商量”等议事模式和人居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建设互融共促。各地充分利用起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农家书屋、户外凉亭等居民休闲场所,打造了一批德法相融,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的“援法议事”活动点。如前黄镇杨桥村和坊东村分别将援法议事堂建在老书场和老村委会中,让村民来得方便,感到舒心。雪堰镇城西回民村将议事场所设在村民翁玉珍家门口的石榴树下,通过“石榴树下小课堂”听民意、议民事,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法规“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是立足基层,众智合议“金点子”。整合力量资源,积极引导和精心培育依法治理主体和“援法议事”队伍。礼嘉镇何墅村、洛阳镇岑村村等地在民生茶社设立“援法议事堂”,吸纳优秀党员、群众、人大代表等参与援法议事,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依法自治的积极性。西湖街道蠡河社区积极推进法治力量进网入格,发挥法润民生微信群、网格工作群的作用,开展微治理、微互动、微流转,以线上交流带动线下规范管理。嘉泽镇南庄村积极发动村内知法守法、明理尚德的村民代表、乡贤和企业工作骨干等参与议事活动,充分发挥“三官一律”专家团作用,对情况复杂、矛盾较大等问题强化法律指导和帮助。湟里镇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援法议事”活动,葛庄村“击鼓议事”把民俗文化与法治宣传相结合,引导广大群众“有事好商量,遇事会找法”。

四是为民解忧,开辟法治“快车道”。各村社区不断规范援法议事活动的实施主体、参加人员、组织方式、议事内容、结果实施等具体环节,落实好村(社区)务公开、议事结果公开等制度,切实将议事结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成效。礼嘉镇蒲岸村打造“蒲法室”议事品牌,把议事活动贯穿进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提升,提速美丽乡村建设;南夏墅学府家苑小区以“实事映初心、以服务暖民心”为目标,通过援法议事集中解决了居民反映较多的增设电瓶车充电桩、老年活动室提档升级等民生问题;武进高新区龚家社区采用将援法议事融入党群议事会、社区会客厅,开展大小议事活动50余次,办成了下水管道改造、垃圾分类布点、精品街道建设等多个民生工程。牛塘白家社区着力打造“白家事百家议”,制定“五步议事制度”,公示每一阶段议事处理方案,让居民切实感受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武进区法宣办王煜)

编辑:胡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