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以来,常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目标,深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扎实开展法治文化惠民活动,为全市居民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习惯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百姓评理说事点,沟通民意“连心桥”。为充分发挥“百姓议事堂”品牌效应,让“自治、法治、德治”与乡村治理有效深度融合,溧阳市抽调法律顾问、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法律明白人”等群众工作骨干力量,为百姓搭建“家门口”的说事、议事、调事的平台。充分发挥政策解释、法律咨询等功能,回应群众诉求,堵住矛盾纠纷产生的源头。通过择优遴选理事、分类化解纠纷、广泛协商议事、推进法治建设等方式,开展议事堂活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体系。
法治文化步道,走好基层“法治路”。法治石刻、法治文化标语牌、法治元素铁艺小品等融合法治文化元素的“风景线”遍布龙城,不仅美化环境,提升文化品位,又对市民进行普法宣传。钟楼法治文化街区、经开区网络安全主题街区等新晋网红打卡地,法治主题地铁车厢、民法典主题公交成为流动的法治宣传阵地,让广大市民在休闲出行的同时,获取法律知识,提升法治素养。
普法文艺汇演,唱响法治“好声音”。为巩固传统媒体普法阵地,市法宣办印发“媒体公益普法实施意见”,实施“法治宣传全屏行动”,把法治文化精品工程作为推进普法宣传的重要载体,采用“故事化、实用化、乡土化”的方式来演绎法治故事,由此推出了一系列主题突出、形式新颖的法治节目。普法短视频“爱的家长会”发布35分钟点击量破10万,民警李建国系列普法短视频全网点击量超2亿,“钟检订制”获评全国十佳,“孟郊断案”民法典系列动漫被司法部官微推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治教育,拓宽了学法的形式和渠道,让文化娱乐和法治学习同频共振,真正让法治接地气、润民心。
常州市法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