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以来,常州市钟楼区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实际的新机制,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走出了一条以法治引领社会治理的新路子,形成了“四大坚持”,打造法治钟楼建设新样板。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法治建设。以党建引领释放社会法治的“强大磁力”,通过专班化运作推进。建立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专班,党员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村(社区)、办局主动融入社会法治建设,汇聚多元化推动合力,以全区上下“一盘棋”的高度责任感推进社会法治工作。在抓实网络网格上持续发力,重构“党建+网格+法治”模式,建立“网格支部”762个,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二是坚持阵地打造保障法治建设。在原有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整合信访办、司法所、派出所、审批局、建设局等多部门联动入驻,确保“一站式”问题处理和社会服务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调解组织和调解队伍建设,努力打牢化解矛盾纠纷的基层基础。组建博爱盈心法律工作室,构建协调联动、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的纠纷化解综合平台,派驻2名人民调解员,调解法院委派诉讼案件和街道自查发现的案件。同时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充分结合全要素创新网格化工作,做到精细排查,遇到问题积极化解,力争将问题解决在基层,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
三是坚持社会共建夯实法治基础。吸收社会组织的力量参与到社会法治建设中,安排律师团队定期排班入驻,负责提供法律意见,指导基层组织、调解员等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必要时直接参与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通过现场调解、专项讲课等方式开展法治宣传。建立区域共商、共享、共管“三大机制”。把各类群体“跨界”融合起来,探索以村(社区)、社会组织、专家团队、社会智库等多方联动的形式吸引居民群众参与社会法治建设,借力发力激发社会法治建设新的生命力。
(钟楼区司法局 程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