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钟楼区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商、决定、办理、管理、监督群众自治活动,巩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打造“微阵地”,着力营造普法学法氛围。将法治文化阵地和普法学法活动相结合,打造冶金新村法治文化宣传长廊,同时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等空间,以通俗易懂的普法形式为群众创造了出门见法、抬头看法、休闲学法的良好环境,让群众能够在家门口时刻领略法治文化、感受法治精神。将村委议事站、小区议事亭、公共运动场等场所作为流动议事点,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组织开展小区事务的交流、讨论、意见征集等日常活动和主题创新活动,全力为居民搭建相互交流协商的平台,带动居民自治,提升社区凝聚力。
汇聚“智囊团”,持续强化普法法治力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依法治理工作中的核心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选派村(社)党总支副书记、治保主任等数名党员干部担任各网格法治联络员,及时关注居民群众诉求。汇聚多方合力加强群众法治队伍建设,将党员、退伍军人、人民调解员、乡贤、“五老”人员等群体吸收进基层法治队伍,定期邀请法律顾问对法律明白人、基层调解员等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法律顾问和普法志愿者在援法议事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进行自治的能力和水平,为普法学法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法治保障。
用好“助推器”,全面丰富普法内容。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和理念,通过对村居法治建设、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社会保障、婚姻家庭等工作的系统梳理,做好援法议事事项清单,规范开展工作。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将法治宣传教育与援法议事相结合,村居法律顾问广泛借助“法润民生”微信群征集群众法律需求,并做好跟踪反馈。依法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对涉及村民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由村党组织牵头组织村民进行广泛协商。今年以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768场,依法协商解决矛盾纠纷460余起,让法治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保驾护航。
(钟楼区司法局 杨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