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区通过“三个转变”,不断实现法治宣传、公共法律服务、法治乡村建设深度耦合,不断深化基层依法治理实效。
法治宣传从“大写意”转变成“工笔画”。辖区围绕不同人群的法治需求,推行不同的法治宣传、法律服务“菜单”,实现分类普法、精准普法。奔牛等地司法所打造推广“银杏·护航”驿站项目结合年龄特点为青少年开展针对性普法活动20余场,三井街道“井钟长鸣”新媒体普法团队、魏村街道“相约说法”为村(社区)居民开展多主题普法活动40余场,薛家镇“蒲公英法律联盟”为企业园区开展安全生产等主题法治宣传10余场,普法效果明显。
民主法治从“常谈话”转变成“常议事”。大力推动“援法议事”机制的普及和宣传,奔牛镇以五兴苑社区“吾心愿”援法议事厅为典型,积极搭建“牛人汇·红茶馆”“红色议事堂”“栀子茶园”“传法递情暖心屋”等议事平台;各地深入推进“19:00议事厅”模式的宣传和推广,强化基层民主议事协商和依法治理效能。同时,2240名“法律明白人”积极参与援法议事会,助力解决居民群众的重点、热点、难点法律问题50余件。
法治文化从“观光式”转变成“沉浸式”。以大运河法治惠民项目为载体,推动运河文化、法治文化、道德文化、传统文化、党建文化融为一体。深化宪法主题公园、民法典主题广场等法治文化阵地的提档升级和实际运用,以“实现司法为民”为规划理念,在居民群众身边融入《宪法》、民法典、法治乡村等法治元素,搭建群众喜闻乐见的“沉浸式”法治文化平台,谱写乡村治理新篇章。
(新北区司法局 王瑞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