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常州市天宁区精心打造“幸福工坊”服务平台,巧妙融合“普法+议事+服务”三大功能,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构建起法治引领下的和谐宜居新环境。
一是“访”议事平台,汇聚治理合力。联合工一社区孵化“幸福工坊”项目,凝聚社区、居民、法律服务团队等多方力量,着力打造社区“普法+议事+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号召社区议事团、“法律明白人”聚焦社区安全、物业服务等核心问题,以社区为阵地常态化做好普法宣传、接待法律咨询、居民意见收集、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依托综合服务平台广泛收集社区议题,并结合居民普遍关注的物业问题打造了社区普法议事长廊。目前,首批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公共维修基金使用、小区养犬的社区治理普法内容已上墙,并获得了居民们的广泛好评。
二是“访”议事机制,增进民生福祉。为促进物业管理机构更快速融入社区基层治理环节,实现有效运转,7月初,召开工一社区幸福工坊民情茶座议事会,议事会以“幸福工坊幸福家 物业链接你我他”物业议事平台建设为目标,就法律服务团队起草的《工一社区四级议事机制(草案)》进行了民主协商活动。围绕《工一社区四级议事机制(草案)》,推动物业服务财务透明、服务透明、监督透明,促进居民与物业公司面对面交流,减少误区误解,全面提升小区物业的服务满意度。《草案》经过议事团民主表决后,获得了全票通过。
三是“访”议事提案,打造法治高地。依托民情茶座议事平台,聚集社区约50多名四级议事代表,以例会聊天形式,把居民的所思所想,传达到社区;将每周五定为“物业服务公开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收集关于社区治理的议事提案,及时准确掌握居民诉求。八月底,首次进行“物业服务公开日”线上直播,居民议事代表约20名线下参加本次活动,226位居民线上参加活动,活动结束后,社区、物业公司、居民议事代表、法律服务团队就新增议案的实际情况进行组织调研,加强资源链接和政策引导,推动新提案合法合规落地见效,共同实现“民所问,一起想;民所需,一起求;民所事,一起办”。截至目前,共开展“物业公开日”2次,收集提案6个。
常州市天宁区司法局 宋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