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天宁:多维度发力 筑牢法律援助“民生防线”
2025-07-10 15:18:00  来源:法润江苏

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中,法律援助如一座坚实的桥梁,一头连着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一头连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天宁区立足区域实际,以多维度、全方位的举措,不断提升法律援助质效,为辖区群众撑起坚实的法律保护伞。

一、资源整合,构建法律援助“强矩阵”

天宁区充分发挥协调联动作用,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援助网络。精心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将信访接待、矛盾调处、立案受理、法律服务、仲裁公证、心理疏导等功能区域集于一体,实现诉讼与非诉讼解纷机制无缝对接,真正做到群众诉求“一扇门进出、一揽子调处”。同时,天宁区大力推动“一村(社区)一律师”制度落地生根,全区122个村(社区)均配备专业法律顾问,律师定期走进村(社区)开展法律咨询、法治讲座、参与村规民约制定修订等工作,为基层治理提供专业法律支撑。不仅如此,天宁区还联合劳动监察、工会等部门,针对市场经营、劳动用工等重点领域定期开展排查,督促企业依法依规经营用工,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

二、创新宣传,奏响法律援助“最强音”

为了让法律援助走进千家万户,提高社会知晓率,天宁区创新宣传方式,线上线下齐发力,让法律援助知识深入人心。线上,紧跟新媒体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打造法律知识传播的新阵地。定期发布法律知识短视频、图文资讯,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形式解读《民法典》《法律援助法》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文。郑陆镇“郑在说法”普法栏目每月定期推出两期,累计观看人次达2.5万余人次,打破时空限制,让法律知识触手可及。此外,通过社区普法群、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等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线下,“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深入社区、商铺、企业、田间地头,开展“精准普法基层行”活动。2024年开展的“公共法律服务月”活动中,共发放公共法律服务宣传材料2.5万余份、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手册5000余册,解答群众法律咨询6000余人次。

三、优化服务,跑出法律援助“加速度”

为让群众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地获得法律援助,天宁区不断优化服务流程,简化申请手续,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于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群众,尤其是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免除繁琐的经济证明,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律师办理案件的“三优先”原则。此外,针对行动不便或特殊情况的群众,各基层司法所积极开展“法律援助上门服务”。组织工作人员和律师主动上门,为群众提供申请指导、材料收集等服务,将法律援助的温暖送到群众家中。同时,建立跟踪回访制度,定期对受援人进行回访,了解案件办理进展及受援人满意度,及时解决受援人遇到的问题,确保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同时,积极探索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机制,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纠纷,优先通过调解方式解决,既减轻群众的维权成本,又提高纠纷解决效率。

下一步,天宁区将继续探索创新法律援助工作模式,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以更加坚定的步伐,为构建和谐法治社会贡献天宁力量。

常州市天宁区司法局 宋学林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