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州市天宁区积极探索创新,以“四化”反诈普法工作模式为有力抓手,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全民反诈宣传教育,有效提升了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认知与防范能力,为平安天宁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注入了强劲法治动力。
一是主体协同多元化,凝聚反诈强大合力
为切实增强反诈宣传效果,天宁区整合多方资源,构建起多元协同的反诈宣传格局。各基层司法所联合辖区派出所、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反诈普法志愿队”开启反诈普法专项行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党员普法志愿者勇当“反诈先锋”,以实际行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区营造出浓厚的反诈氛围;“蓝马甲”法律明白人凭借贴近群众的优势,深入村(社区),开展面对面反诈宣传,将反诈知识送到群众身边;社区矫正对象化身普法宣传志愿者,通过与群众深入交流,实现其从“违法者”向“尊法者”再向“普法者”转变,达成了反诈宣传与矫正教育的双赢局面。
二是阵地覆盖全域化,营造全民反诈氛围
郑陆司法所多管齐下,拓展反诈宣传阵地,推动反诈意识深入人心。通过全面覆盖机关、学校、企业及个体商户等各个领域,营造人人参与、处处反诈的良好氛围。村(社区)“蓝马甲”法律明白人充分发挥网格化反诈宣传优势,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宣传主阵地,滚动播放反诈标语,时刻提醒群众警惕诈骗。同时,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发放反诈宣传折页、悬挂反诈横幅、放映反诈宣传视频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宣传实效,扩大宣传覆盖面,让反诈宣传无死角、无盲区。
三是宣传对象精准化,强化重点人群防护
针对近期网络刷单、下载不明来源APP导致群众被骗情况频发的问题,郑陆镇聚焦易受骗群体,以重点关注对象为反诈宣传落脚点,精准发力,为群众排忧解难。郑陆司法所联合各村(社区),在郑陆镇综治中心为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提供“一人一策”的反诈宣传服务,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定制个性化的宣传内容,增强其识骗防诈能力;组织青少年开展“非遗 + 反诈普法”系列活动,青少年在感受非遗魅力的同时,深刻认识到电信诈骗的危害,纷纷争当“小反诈普法志愿者”,积极传播反诈知识;同时,组织企业经营者、社区老年人参加反诈课堂学习,播放反诈宣传视频,详细讲解电信诈骗的惯用手段,提醒他们在转账汇款时要核实信息,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四是普法形式多样化,提升反诈宣传实效
为提高反诈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天宁区不断创新宣传形式,让反诈知识深入人心。推动镇、各街道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参加反诈宣传学习,通过系统学习,提升反诈技能;各司法所法律明白人携手派出所民警,组织开展“警民携手 反诈防骗”活动,针对平台投资、兼职刷单、买保健品等电诈案例,深入剖析诈骗手法和防范要点,告诫大家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验证码;普法志愿者走进村(社区)开展“反诈小课堂”,通过PPT演示、趣味故事讲述、常见诈骗场景模拟等方式,引导青少年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常州天宁区通过“四化”反诈普法模式,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反诈宣传体系,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反诈意识和法治素养。下一步,天宁区将继续深化反诈普法工作,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为平安天宁建设保驾护航。
常州市天宁区司法局 宋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