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天宁:构建“三位一体”青少年权益保护格局
2025-11-05 14:00:00  来源:法润江苏

近年来,常州市天宁区始终秉持“权益维护、教育预防、帮扶矫正”三位一体理念,聚焦青少年成长需求,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与活动赋能,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权益保障体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

一是以“统分结合”为机制,织密青少年权益保护网络

天宁区以“统筹全局、分层落实”为核心机制,构建起覆盖全区的青少年权益保护网络。通过整合关工委、妇联、派出所、学校、司法所等多方力量,建立“街道统筹—社区联动—网格覆盖”三级责任体系。工作站下设协调组、权益维护组、志愿服务组等专业团队,统筹开展普法宣传、纠纷调解、心理疏导等服务,并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在具体实践中,兰陵司法所关工站以“法治护航青春”为主线,依托“围炉问法”法律服务团队,持续开展普法活动。在兰陵中学培养了100名“校园普法小先锋”,充分发挥学生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影响家庭、辐射社区,形成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同时,联动派出所建立“一警双派”机制,对涉及青少年的警情同步通报关工站跟进处理,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整体形成了“司法主导、多方联动、全民参与”的青少年权益保护生态圈,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筑牢了坚实的网络屏障。

二是以“资源整合”为抓手,打造沉浸式法治教育阵地

天宁区坚持“专兼结合、虚实联动”原则,整合行政、公益、志愿资源,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普法平台。线下打造“法治文化阵地链”,在各村(社区)设立集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纠纷调解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站,以“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活动为载体,将法治教育融入青少年日常生活场景。联合天宁交警大队兰陵中队开展“铁骑进托育”活动,通过卡通视频、模拟过马路、铁骑装备体验等环节,为幼儿播撒交通安全种子;联合五老志愿者举办“拒绝文身烙印”宣讲活动,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征兵工作条例》解读文身对升学、就业的不良影响,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审美观;联动辖区学校开设“法治第二课堂”,组织青少年参与“法槌童声”模拟法庭活动,选取未成年人网络侵权案例,由青少年扮演审判长、律师等角色,还原庭审流程,专业法律人士现场点评,让青少年身临其境感受法律威严。

三是以“精准服务”为导向,筑牢青少年权益保障防线

针对青少年权益受损高风险领域,天宁区兰陵司法所关工站建立“预防—干预—帮扶”全链条机制。一方面,司法所关工站链接“围炉问法”团队、春晖爱心俱乐部、天安红色直播厅、律师事务所等社会公益资源,重点提供青少年普法、心理关爱、法律咨询等服务。联合红十字会争取爱心企业家支持,针对辖区8名家庭经济困难的青少年给予每人2000元的救助。另一方面,针对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突出问题,开展“法治护蕾”专项行动,组织律师、心理咨询师进社区举办专题讲座,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传授青少年自我保护技能,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在纠纷化解方面,工作站创新“司法所+五老+社工”调解模式,联合派出所、妇联等成功调处健身房消费纠纷、网络交易欺诈等涉青少年案件,为青少年挽回经济损失4000余元。同时,对2名社区矫正未成年人实行“结对关爱”,协调企业提供社会实践岗位,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重新树立生活信心。

下一步,天宁区将持续深化“法治护航青春”行动,以机制创新为驱动、以资源整合为支撑、以精准服务为落脚点,探索出具有天宁特色的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经验,为青少年的美好未来保驾护航。

常州市天宁区司法局:宋学林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