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配合做好企业节后复工工作,帮助全区各企业尽快恢复生产,滨湖区通过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机制,发动区直职能部门,实行“3+N”服务企业模式,推出助力企业复工“六大举措”,号召全区团员青年“当好六个员”,全面助力滨湖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
一、当好政策“快递员”
滨湖区发挥青年突击队先锋作用,及时将中央、省、市、区各级政策传达、解读到位,通过微刊定期推送、线上答疑解惑,把各部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一系列援企政策宣传好;以青商会为载体,加强青年企业家社群建设,了解青年企业家复工复产中的难点疑点,促进线上互动交流,提振青商企业家信心。
二、当好青春“陪跑员”
提升青年服务效率与特色,为方便企业复工材料办理,用“一窗受理”代替“分散服务”,用“高效执行”代替“复杂流程”,展现助企复工的“青春加速度”。2月7号,胡埭镇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开设8个办事窗口,“一站式”受理企业复工申请,平均每天近100家企业前来办理。之前专门服务非公企业团员的团组织关系转接窗口,也同步增设企业复工服务,全天候协助申报资料办理,助力园区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三、当好驻企“防疫员”
按照就近就便、安全防护的原则,滨湖区招募驻企防疫青年志愿者,配合企业开展体温检测、应急服务、场地消毒等工作;同步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劝导,指导出入企业员工戴口罩、勤洗手、主动申报,让企业防护工作更省心。蠡园开发区向集成电路产业管理中心、都市产业管理中心、江南设计产业管理服务中心、湖景产业管理服务中心等8个产业服务中心分别派驻青年突击队成员,协助做好企业复工后防疫工作的监督巡查;马山生物医药园区的无锡药明生物企业为做好外地返锡人员安置工作,将员工公寓迅速改装为集中居家观察点,企业团组织第一时间在企业内招募青年志愿者,协助返锡员工的入住、测温、消毒。“我们亲自来为同事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公司一直和他们在一起。”参与志愿工作的负责人说。
四、当好义诊“医务员”
针对企业员工来源广、接触杂的特点,滨湖区联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组织青年医师组建青年突击队,主动深入企业,对复工人员就“新冠肺炎传播途径”“如何防护手卫生”等知识点逐一进行科普、培训和医疗指导,扫除企业职工防护误区和盲点,坚决筑牢疫情下企业复工的“防火墙"。同时义诊医务人员“实时在线”,为企业和员工提供问诊咨询服务,让企业防疫更方便。
五、当好人才“牵线员”
滨湖区对接青联、青企等青字号企业组织用工需求,整合力量,引导企业在特殊时期通过“共享员工”“弹性员工”“远程员工”等多种形式,解决自身部分人才需求。为了支援抗“疫”工作,专做服装定制的无锡麦梯定制公司在3天内完成了生产转型,生产民用防护服为前线供货。但由于设计部员工无法复工,如何对旧款防护服进行改良设计成了公司负责人马腾面临的新难题。滨湖区了解情况后,迅速在青年志愿者微信群中发出招募,来自江南大学设计学院2018级的陈宝成、窦蕾和谭清瑞三名同学,迅速组成“滨湖青年志愿麦梯小分队”,以线上方式加入防护服的产品设计中。在整合了大家的创意后,新版防护服的草图很快就绘制出来,给企业开工生产大大节省了时间。
六、当好法务“保障员”
以律师行业团组织为主体,加强涉疫情相关法律服务。江苏蠡湖律师事务所的青年律师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公益服务,通过线上答疑、专栏解读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受疫情影响造成的合同履行、劳资关系、租金减免等法律问题,让企业咨询更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