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区通过“精细网格微自治”项目,逐步构建起党建工作全覆盖、机制运行全贯通、服务管理全方位的“援法议事”社区治理新模式,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建强队伍与发动群众相结合,凝聚“援法议事”的大合力。社区以25-30户为一个单位,划定微自治网格。发挥党员、网格管家和普法志愿者三支队伍的作用,通过“网格管家到位,党员先锋到格,志愿服务到家”,让社区服务资源向网格下沉,形成层次清晰,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四级”网格化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三官一律”、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道德模范的积极作用,每年开展“法治大讲堂”、“十百万千”宣讲、民法典宣讲、“四德”宣讲、法治文艺进社区等活动,培养了党员先锋、网格管家、志愿者、企业家、乡贤代表和热心居民等一大批“法律明白人”,带动辖区群众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与习惯。
阵地打造与服务提升相结合,积蓄“援法议事”的源动力。社区从完善议事规则和议事制度入手,打造“一核一线一公约,四点四联双驱动”议治结合的社区治理新模式。“一核一线一公约”是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明确居民议事规则和制度,通过议事协商,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公约》。“四点四联双驱动”主要是明确协商参与的主体、协商的内容、协商的形式和协商的机制,做到社区“两委”、民意代表、社会组织和专业力量联动。依托政协“有事好商量”议事平台,建立“微自治网格议事、金点子党群议事和一个杯子一个盖专题议事”三级议事会。柘塘浜社区先后开展“援法议事”活动49场次,完成集体资产清欠113万元,商定“宜居村”创建施工项目53个,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的诉求百余件。
党建引领与居民自治相结合,激发“援法议事”的新活力。整合“三官一律”进社区等专业资源,邀请大家参与居民公约的制定和修改,群众自治活动流程规范的梳理,重大决策事项,法制审核和风险防控等工作,为“援法议事”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法治保障。社区组织修订《社区居民文明公约》,开展“道德评议”、积分兑换、“文明家庭”评比等活动,规范居民的日常行为。设立以户为单位的“文明卫生基础奖”,并逐步升级,过渡到以村巷和网格为单位,叠加“整洁村巷奖”、“美丽庭院奖”等附加奖励,鼓励居民从干净整洁到环境优美,从单户作战到团体竞赛,相互监督制约,社区以奖代补,最大力度调动居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有效激发了“援法议事”社区治理的活力。
惠山区司法局 郭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