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以法为盾、拥军优属,从提档站点建设、提供贴心服务、提升援助质量三方面,打造“常、实、深”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品牌。
一是提档站点建设,在“常”字上下功夫。和驻宜部队签订《涉军维权法律服务工作协议书》,并在驻宜部队各团政治处所设立“涉军维权法律援助工作站”,构建部队、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组成的军地一体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体系。同时,贯通协同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咨询回访、援助反馈等制度,确保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结合“老兵退伍”“新兵入伍”等节点,组织法律援助律师“送法进军营”,开展法治讲座、“一对一”法律咨询、宣讲典型援助案例等专题活动,发放《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实施办法》等宣传资料。今年已为军人军属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人次,举办法治讲座3场,赠送宣传资料500余份。
二是提供贴心服务,在“实”字上下功夫。坚持军人军属相关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三优”原则,畅通军人军属申请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伤病残类特殊军人军属,实行网上申请、电话申请、邮寄申请、上门受理等便利服务。落实“容缺受理”制度,对符合规定的军人军属免于经济困难审查,提高援助效率,彰显拥军情怀。同时,择优指派熟悉涉军法律政策、擅长处理同类案件、对军人军属感情深厚的优秀律师承办案件,提供贴心服务。现役军人家属李某于2021年11月车祸受伤,赔偿事宜一直未解决,近日来值班窗口咨询,法律援助中心初步审查合格后立即为李某办理援助手续,得到同行人员微信朋友圈和12345市长热线的点名表扬。
三是提升援助质量,在“深”字上下功夫。依托“涉军维权法律援助工作站”,主动了解军人军属法律需求和涉法动态信息,同时探索涉军“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模式,对存在矛盾纠纷且有受援意愿的军人军属“速援优援”。同时,建立军人军属法律援助专项台账,全程记录涉军案件处理情况,并组建评估检查小组,重点审查受理日期、庭审结果、办结期限等事项,提升涉军法律援助卷宗质量。注重军人军属法律援助满意度反馈,安排专人以电话回访、进队回访等方式对已办结涉军法律援助案件逐件回访,了解承办律师服务态度和专业素养,坚决杜绝和严肃查处懈怠办案、索取财物等违法违规现象,确保军人军属法律诉求得到妥善处理、及时回应。
宜兴市司法局 罗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