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司法局以法治赋能生态环境保护
2023-11-30 19:38:00  来源:法润江苏

江阴市司法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以法治守护生态环境,为提高江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是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基础。江阴市司法局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作为制规重点领域,通过合法性审核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实现在法治轨道上全方位、全市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框架,推动《关于划定江阴市高排放机动车限行区域的通告》等文件出台。积极参与创新试点,组织法学专家、法律顾问从法理层面研究论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合法性、可行性、可操作性,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江阴市生态券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出台,依托生态产品调查和价值核算等成果,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供给和价值实现程度互融,搭建激励和约束并举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评价考核体系,提供“江阴样版”。

二是浓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氛围。江阴市司法局深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将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宣传纳入“八五”普法规划,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宣传从“单一化”“片面化”向“多样化”“全面化”转变。在督促指导部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宣传等常规工作外,重点打造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宣传亮点特色。建设以“窑港口长江生态湿地司法修复基地”至“长江大保护展示馆”为轴线的长江法治文化风光带,依托红豆法治学院、丁果湖法治文化园等普法阵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宣传活动,使市民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联合江阴高级中学开展“法润江苏·法护长江”长江大保护集中宣传教育活动,组织100余名青年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聚合青春之力,共护长江之美。

三是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服务。江阴市司法局以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县域示范为契机,在推动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中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环境整治提供法律服务供给。在制定、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蜗牛警示牌”、污染防治重点指标及考核等各项制度过程中,厘清各单位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职能与责任,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指导通过健全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来督促各职能单位积极作为,形成污染防治攻坚合力。研究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涉法难题,参与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理、城乡污水处理设施扩建等项目建设运营模式的论证研讨,探索利用特许经营等模式更加高效地推动餐厨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建设符合江阴实际、可持续的污水治理模式。

江阴市司法局 查春兰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