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区司法局深入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建设,不断提升观测点效能,实现公民法治素养的精准观测与全方位、多层次地持续提升。
一是突出目标导向,围绕反馈要求提升普法工作精度。围绕市司法局《关于建立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的通知》推动观测点建设,下好公民素养提升“先手棋”。首批确立5个省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点位涵盖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市场主体、村居民等不同主体。针对不同主体合理确定观测点反馈指标,其中国家工作人员突出依法行政能力和法治培训情况,市场主体突出依法依规经营和法治文化建设,青少年、社区突出学法守法尊法用法和法治活动,充分发挥观测点在法治教育方面的示范、辐射、带动的作用。通过针对普法目标靶向发力,推动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体系建设。
二是聚焦需求导向,设计符合公民法治需求的普法产品。积极对收集的公民法律需求进行分析,吹好普法宣传“前沿哨”,设计符合公民法治需求的普法产品。聚焦国家工作人员群体,通过组织行政执法学法考试、重大行政处罚案审会等活动,加强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聚焦青少年群体,通过送法进校园、开学法治第一课等主题活动,加强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校园欺凌等专题教育。聚焦社区群众,组织社区法律顾问就加强民法典、婚姻家庭、养老继承、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范非法集资等方面的法治宣传。聚焦企业,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打造,组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治体检”服务团开展法治讲座、法律体检,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
三是坚持效果导向,促进素养提升筑牢基层治理根基。紧抓法治素养实效,强化对各观测点工作成效检查、督导。强化每月开展活动上报制度,收集整理活动资料,研判各类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作用发挥情况。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持续开展公民法治素养调查测评活动。线上,指导群众通过扫码关注法润滨湖微信公众号,利用专题调查,随机抽取15题,进行客观答题。线下,在蠡园中学、胡埭永昌汽车城、应急管理局等观测点,开展公民法治素养答题测评活动。加强季度抽查,由区司法局工作人员通过实地查看观测点建设情况、工作台账检查、听取群众意见等多种方式,认真考评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服务质效,并根据考评结果对观测活动进行及时调整,确保公民法治素养切实得到提升。
无锡市滨湖区司法局 余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