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司法局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提升全民法治素养的核心举措,聚焦青少年、老年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多维发力、多点开花、多元参与,推动普法宣传有形有感有效。
一是多维发力,寓法于乐守护“未”来。针对青少年、特殊儿童等群体,落实“点单式”普法,依托6个巾帼律师维权服务工作站,开展“陶都微爱 法护前行”法律服务项目,累计进校园普法80余次,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助力平安校园构建。探索“实地讲法+云端普法”“法治课堂+护‘未’假期”“2+2”普法模式,让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走“新”更走“心”。积极开展“法护成长 筑梦未来”主题活动、“非遗之美 法韵悠扬”系列学法体验活动、“青心向阳”——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下沉行动等,提升法治宣传渗透力。2024年11月,联合城南实验小学、莲花荡青少年研学基地,将法治课堂搬至秋季稻田,通过农事体验、普法集市等,带领40余名青少年开展“沉浸式”法治研学。
二是多点开花,寓法于趣关爱“银发”。丰富涉老法治宣传形式,通过广场活动,以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小品、快板、地方戏等为载体,提升普法趣味性,扩大宣传覆盖面。与镇街卫生院、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合作,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顾问和医务人员组建“法护银龄”志愿服务队,定期前往敬老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提供健康体检和法律咨询“双免”服务,“一对一”收集法治需求,解答法律咨询。太华司法所结合地方康体养生产业,打造“长寿山镇 法护银龄”普法宣传品牌,并与“长寿之乡”乾元村、石门村老年协会、胥锦村老年公寓结对共建,以“敬老法律之家”和银龄法治文化阵地为依托,围绕防范养老诈骗、老年婚姻、子女赡养等内容开展普法宣传,竭力满足老年群体法治需求。
三是多元参与,寓法于情温暖“民”心。抽调律师、司法干警、法律顾问组建“冬日护薪”法治宣讲团,深入宜兴汽车客运站、企业车间、建筑工地、物流站点等场所,向农民工集中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保障房工地、已发生群体讨薪事件或存在欠薪不稳定因素的企业开展全方位体检,通过法治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向管理人员讲解“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等法条,做到“密切关注、提前预警、积极介入、全程跟进”。在“宜兴司法”微信公众号、法润民生微信群发布涉及欠薪相关法律条款、案例解析,进行“实地+网络”全天候普法宣传,增强农民工依法维权意识。2024年12月以来,已开展农民工法治讲座20余场,劳资纠纷排查28次,现场解答农民工薪资支付、工伤保险等法律问题咨询630余人次。
宜兴市司法局 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