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巧用“加减乘”法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2025-04-15 15:38:00  来源:法润江苏

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实施以来,滨湖区积极探索全民法治素养提升新模式,巧用“加减乘”法,抓深抓细抓实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建设工作,实现公民法治素养的精准观测与全方位、多层次的持续提升。

一是在普法队伍上做加法,让力量更集聚。聚焦公民普法需求和普法热点,在普法队伍建设上做加法。整合区域内普法人才资源,深入落实“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要求。推动村(居)法律顾问与“法律明白人”尤其是其中的“两委”委员身份的“法律明白人”结对,把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专业优势和“法律明白人”的乡土优势结合起来,提升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合力。积极探索法治副校长工作有效路径,强化与法院、检察院、公安联动共建,实现区内每所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1+3”模式全覆盖(即每所学校配备一名公安、检察院、法院的法治副校长)。深化普法联络员和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通过组织业务培训、经验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普法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宣讲能力,壮大普法力量,筑牢普法工作根基。

二是在普法距离上做减法,让服务更前沿。多措并举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直观性、持久性、实效性,打通法治宣传教育最后一米。用好各类法治教育阵地,打造法治研学路线,开展参观打卡、非遗体验、模拟法庭等特色活动,让广大群众近距离探索和感知法治精神。充分运用楼道、法治墙、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将法治格言、典故、法治文化作品等法治元素融入校园、社区、厂房,营造出门见法、抬头看法、休闲学法的良好氛围,使群众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教育和法律熏陶。紧扣普法宣传重要时间节点,紧跟上级系列普法专题活动安排,结合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全国性法治宣传教育节点,聚焦青少年、老年人、企业员工等重点群体,深入开展普法宣传进社区、进职教园区、进学校活动,通过开设普法课堂、法治宣讲、法治文艺演出、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将法治教育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场景,营造出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三是在普法手段上做乘法,让传播更生动。创新场景,开展“文艺+普法”“非遗+普法”“数字+普法”等情景式、体验式、参与式法治实践活动,全面打造趣味普法。开展青少年“一米高度绘法治”活动,让青少年在实践探索中感受法治力量;上线小程序,发挥“指尖”普法互动性、趣味性强特点,让网络普法触手可及;潮玩市集,将法治知识与潮流元素结合,吸引众多年轻人参与;法治主题街区,将法治文化与地方特色相融合,借助沉浸式体验、情景剧、短视频、微短剧等形式,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趣味互动;无人小巴普法、宪法宣传教育体验普法基地等科技手段的运用,打破了普法传播的边界。通过“线上+线下”“阵地+流动”“传统+科技”的立体化模式,全力构建“全域协同”的普法矩阵,增强了普法教育的渗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无锡市滨湖区司法局 余慰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