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护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2025-11-17 09:14:00  来源:法润江苏

近年来,新业态迅猛发展,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队伍日益壮大。无锡市司法局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治需求,以“实体阵地筑基、热线网络增效、数字平台赋能”为抓手,构建全方位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覆盖面与精准度,让法治温暖精准触达新业态群体。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夯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服务基础。针对新业态群体工作分散、流动性强的特点,全市司法行政精准布局服务阵地,截至目前,已在骑手聚集区、货车司机之家、网约车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设立“护新”公共法律服务站点50个,提供法律咨询4400余次。江阴市打造 “骑手之家”公共法律服务微站点、“澄风万里”货车司机服务驿站、涉外电商产业园法律服务站;宜兴市打造“小蜜蜂驿站”“紫砂直播公益法律服务站”等特色服务平台,与宜兴市融媒体云上法律援助联络点联动,增加线上反馈渠道,收集新业态就业群体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新业态就业人群提供切实法律服务;梁溪区打造“梁蜂驿站”新业态劳动者法律援助联络点;惠山区在3家物流场站设立法律服务“红色加油站”、“新薪相融”惠山区新就业群体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红蜂”新业态调解工作室等服务阵地,劳动者在休息间隙、等单之余,就能就近、及时地获得专业法律帮助,真正实现了法律援助服务的“精准推送”与“零距离”接触。同时,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地点不稳定、空闲时间碎片化等特点,全市两级司法行政借助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定期推送法规解读、案例分析等实用“法治套餐”,并持续优化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供给和质量监管,融合线上线下服务,通过答疑解惑、把脉问诊、纾困解难等方式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依法维权提供法治保障。积极推广数字普法体验站等法律服务平台,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 24 小时不间断的法律咨询服务,全力保障其合法权益。

二是深化普法宣传,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治维权能力。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治需求,进社区、进商场、进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围绕宪法、民法典、劳动法、法律援助法等法律知识,紧贴合同签订、交通安全、工伤认定等法律问题,通过以案释法、上门普法,切实增强其法治观念,引导其遇到劳资纠纷时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快递、电商等相关企业,针对性开展 “法治体检”,精准开具“法治处方”,及时答疑。梁溪区联合区社工部、区人社局等部门,在市中心、商业综合体、社区等地,精心组织法治集市、法治图片展、法治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强化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文明素养和法治观念;充分利用线上平台优势,开设法治直播间,常规性开展云端普法与线上服务,实现普法宣传的全方位、无死角覆盖。惠山区组建“红蜂普法先锋队”,胸前佩戴“红蜂普法先锋队”徽章,为物流车、快递车、外卖箱贴上“红蜂普法流动车”,推动外卖小哥、快递员等新业态从业群体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结合法治宣传月、宪法宣传周、送清凉等活动,依托联盟单位设立的工会驿站、康乃馨驿站、物流场站法律服务站、司机之家、快递驿站、“苏(速)交速办”政务服务便民点、605路公交普法专线等服务阵地,为新就业群体等提供法律咨询、技能培训及暖心关怀服务。滨湖区联合北京市盈科(无锡)律师事务所开展“赋能新业态,助‘新’共成长”专项活动,以“普法+案例+解析”的方式,为辖区饿了么外卖骑手送上丰盛的“法治外卖”;依托河埒街道快递友好街区,开展邮政快递业安全应急演练暨法律援助专题培训;在民法典宣传月期间走进滴滴互电、稻香路美团骑手驿站等新业态企业,为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业态就业群体开展普法座谈交流;拓宽官方微信公众号、普法联络群等线上宣传渠道,重点宣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等内容,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的法治思维、法治意识。新吴区组建由90余名新吴律师组成的“律益新吴”法律服务团,建立公益法律服务协作机制,分6组律师服务团队与各司法所对接联动,签订“律益新吴”与司法所合作框架,为辖区各部门、企业、社区以及居民提供全周期公益法律服务。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筑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防线。强化部门协调联动,联合法院、人社、总工会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意见》,建立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工作机制,依托县市两级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设立新业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形成融人民调解、劳动仲裁、行政调解、司法确认为一体的劳动争议化解格局,确保争议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增强专业调解服务供给,推动在美团站点、菜鸟驿站、骑手之家以及平台企业聚集区、行业商(协)会等建立调解组织,成立全省首个快递行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靠前化解矛盾纠纷。目前,共有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协(商)会调解组织30家。江阴市积极探索“法律援助+民事支持起诉”司检协作办案机制,切实解决新业态人员在民事维权中面临的“举证难、诉讼难、执行难”困境;积极推动劳动监察与法律援助无缝衔接,探索“调解-仲裁-诉讼”全链条保障模式,通过跨部门协作,有效整合司法行政、劳动监察与司法审判资源,形成维权合力,不断提升纠纷解决的效率与效果。宜兴市加强与总工会、邮政管理、交通运输等部门合作,走进快递、外卖行业9家企业,现场开展法律咨询活动,解答法律问题,发放普法宣传册、“法律援助联系卡”等;与官林、新庄等乡镇(街道)合作,开展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律服务活动,让新业态劳动者实现从“被动保障”到“主动参与”转变,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梁溪区多部门联动,发布暖“新”续航——骑手帮扶计划,涵盖“携手共济”慰问关爱、“微光助力”法律援助、“焕新赋能”技能培训、“暖新守护”健康体检四大项目,从物资帮扶到技能提升,为新就业群体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关爱服务。惠山区联合区人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总工会、区法院、区综治中心共同组建新业态用工保障法律联盟,建立“每月联席会商、季度专题研讨、年度成效评估”工作机制,为新业态从业领域提供全方位、公益性、专业化法律服务,努力打造“事前预防、事中调解、事后维权”全链条法律保障体系。

无锡市司法局 周敏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