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徐州市贾汪区影山村把为民服务作为乡村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在实现乡村有效治理上,形成“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
政治引领,凝心聚力为群众。坚持党建引领,严格落实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积极推进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常态化制度化,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升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度和认可度。持续强化党员队伍管理,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实施“村支部+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由村支部牵头,党员参与,带领网格员和志愿者开展业务工作,全面提升村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感。实行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成立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每月定期开展志愿活动,如带队去村里为留守老人打扫家中卫生,测量血压等。通过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切实增强村党支部在乡村治理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努力把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优势。
法治护航,和谐稳定沁民心。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一组一网格员,一队一法律明白人”乡村治理机制,邀请检察官、司法所长、律师到村提供法律服务,加强涉农法律援助工作,完善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障)人帮扶制度。深入开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法治宣传教育,邀请镇司法所、派出所、综治办等工作人员来村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防电信诈骗、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律法规知识,定期组织网格员入户开展普法宣传,法治宣传教育得到普及,今年以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55次,发放宣传材料1600多份,村民法治意识显著增强。
德治润村,树立文明新风尚。大力推动“最美系列”评选活动,如“最美儿媳”、“最美家庭”“最美志愿者”等,通过树立榜样,引领风尚,让崇德向善成为影山村的鲜明底色。整合志愿者服务力量,围绕基层治理、文明倡导等领域,开展便民服务、政策宣讲、邻里守望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文明新风尚。影山村紧密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通过文艺演出、书画笔会、宣传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道德讲堂,组织学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自治强基,激活治理新动能。影山村创新探索基层自治模式,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优势,矛盾调解室、法律明白人服务室、最美农家书屋等多个服务阵地,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导,化解邻里纠纷,用老百姓的“法儿”平老百姓的“事儿”,变事后控制为事前预防,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引导,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同时,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村民家中积极举办“建言献策”“入户走访”等活动,围绕村级发展的重点事、群众反映的烦心事、村级治理的公共事,组织群众开展交流,实现群众的事情群众说了算、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充分发挥自治激发基层活力的作用。积极组织群众性文体活动,举办影山“村BA”篮球赛并在平台进行直播,进一步打开影山村知名度。在全国2024年“村晚”活动中,获得全国第6名的好成绩。
智治支撑,着力为民办实事。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智治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村党总支积极推动智慧乡村建设,进一步提升全村的安全感,让村民办理业务变得更快捷。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推进“平安乡村”“数字乡村”建设,在村内布控“电子警察”,构筑起覆盖村内的治安盲点、人流聚集处、村组出入口等重要位置的联防联控系统。依托便民服务站,村“两委”成员及网格员指导村民办理医保、养老、政务服务等小程序实现在线办理,让群众的诉求有回应、办事更便捷、问题能解决。运用智能化手段推动乡村治理创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乡村治理现代化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影山村持续深入推动“五治”模式融合,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凝聚力、内生力,充实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力打造美丽、和谐、宜居、富裕的幸福乡村。
贾汪区司法局汴塘司法所 杜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