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泉山:深化“非遗+普法”融合模式探索法治宣传新路径
2025-04-16 14:40:00  来源:法润江苏

当徐州剪纸邂逅法律条文,当传统香包绣上法治金句,当面塑小人演绎出法治故事,一场场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的“跨界对话正在徐州市泉山区生动上演。今年以来,泉山区以“常态化、特色化、群众化为引领,创新打造“非遗+普法融合模式,让法治宣传既接“地气更聚“人气,走出了一条文化传承与法治建设同频共振的特色路径。

聚焦机制创新,实现非遗普法常态化。依托街道文化站、社区广场等阵地打造的“非遗普法大集“法治文化节”已成为市民期待的法治文化盛宴,传承人与法律顾问联合登场,通过活态展演、互动体验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同时,在区文旅局非遗展示馆设立的法治文化专区,运用“线上直播+线下体验双线模式,让群众既能云端“打卡法治非遗作品,又可现场观摩参与法治非遗作品制作,实现法治宣传365天“不断档


深挖地域文化富矿,创新打造“一非遗一主题特色普法品牌。巧手剪裁的“反诈警示剪纸、针脚细密的“法治金句香包、声情并茂的《宪法颂》《向反家暴说不》等琴书表演均化身“法治宣传员”,让抽象法律条文变得可观可感、可触可及,实现普法宣传从“说教式”向“沉浸式”转变。

激发全民参与活力,构建“群众主导、社会协同”的普法新格局。在“法治面塑大赛现场,社区王阿姨捏制的“民法典天平栩栩如生,“参加活动不仅学了手艺,更明白了办事要依法、遇事要找法。”各中小学开展的“法治剪纸展览吸引上千名师生参与创作,孩子们在剪纸过程中种下法治信仰的种子。联合文旅企业开发的法治书签、普法泥塑等文创产品,通过景区、商超走进千家万户,构建起“人人都是创作者、处处可见法治景的生动局面。

当非遗遇上法治宣传,传统技艺便焕发出时代新韵,法治精神也得到进一步宣传。下一步,泉山区司法局持续深耕“非遗+普法创新融合模式,推动法治宣传向更广人群覆盖、向更深层次扎根,让法治信仰在千家万户的指尖传承中生根发芽,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具文化温度和实践深度的“泉山样板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