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落细落实,不断提升群众对法治建设的知晓率和满意度,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一是把牢法治建设“方向盘”。深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用好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精进讲堂、格致学堂等平台,创新组织研讨学、开展宣讲学、深入现场学等方式,学习法治思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高位谋划。加强市委对依法治市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作用。先后推动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会议,制定下发年度要点等系列文件,以清单形式细化事项分工,夯实法治建设根基。强化责任落实。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举办法治建设暨依法行政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全省首创“现场述法+质询+点评+测评”的述法形式,典型做法先后被《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和江苏省电视台报道。
二是提升法治服务“向心力”。畅通依法诉求渠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枫’调‘语’顺、邳州新‘枫’景”调解品牌。发挥508个村级“议事点”作用,开展基层“法治联系点”“法治观察员”“法治督察员”工作,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优化法律服务供给。创新“远程接待+工作站+流动站车”模式,“法援·十分援”品牌入选江苏省第二批法援惠民生服务品牌,“李某某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法律援助案”获评江苏省法援十大优秀案件。2024年完成9个乡镇远程公证点位建设,办理涉外公证、委托公证等事项120余件。社会治理。构建和谐善治格局。深化“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大提升”专项行动,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三是引领学法用法“风向标”。推动普法教育全面覆盖。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完善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等以案释法制度。推动法治宣传、文明守则进商场、进社区、进家庭,培育以村(社区)“两委”成员为重点的“法律明白人”3500余人,荣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推动法治阵地彰显特色。积极建设法治小区、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德法文化墙,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复核等工作,建成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17个。推动法治文化更接地气。深入挖掘传统民俗文化的法治内容,契合群众的文化心理和历史情感,创作法治年画、花鸟字、柳琴戏等多个法治文化品牌,法治非遗短剧《花鸟鱼虫“绘”画“法”》被司法部公众号采用宣传,并在法治中国、中国普法等媒体刊登推广。
(邳州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