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浦区始终坚持以法治为民、法治惠民为法治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各责任部门拿出务实举措破解法治建设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努力提升广大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聚焦“法治需求点”,织密矛盾依法化解法护网
一是启动网格睦邻驿站提升工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的重要指示精神,纵深推进“精网微格”提升工程,推动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搭建网格员、微格长与群众交流服务平台,发挥好“收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作用,切实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二是创建“四源共治”联动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抓前段、治未病”,深化“1+5”诉源治理机制,全面推进诉源、执源、案源、信源“四源”共治工作,实现新接收诉讼、执行案件激增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将民事案件万人起诉率压降至合理区间。三是开展“有家无暴”专项行动,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有效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组织区检察院区妇联、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教体局等11家单位联合在全区开展“有家无暴”专项整治活动。
聚焦“经济发力点”,谱写法治赋能惠企新篇章
一是促进产业链法律服务提档升级,落实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要求,强化产业链法律服务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优化“1+5”产业链法律服务机制,推出产业法律服务清单,定制“一企一策”法律服务方案,通过提出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法律建议和改进措施,有效解决链上企业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二是打造“一站式”税费纠纷调解中心,将征收政策、纳税人急难愁盼问题与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有机结合,组建“一站式”税费纠纷调解中心,法治部门税务干部作为涉税争议咨询调解员,坚持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简便快捷调解税费争议,切实彰显税务温度。三是创新“五办”模式,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和企业开办“一件事”工作要求,推进便利企业登记工作,持续深化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聚焦“民生落脚点”,筑牢基层社会管理防护墙
一是打造“知行合一”青春特色普法品牌,整合全区司法行政青年干部、青年律师、青年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青年执法人员等法治青年人才,联合淮师法学院、团区委、清江浦新联会等单位,组建“知行合一”法治青年公益联盟,建设“知行合一”法治宣讲课件库,开展“知行合一”公益法治宣讲行动,组织拍摄百部日常法律知识普法小视频,形成具有青春特色、体现青年担当的生活化普法品牌。二是实现基层执法提质增效,创新“信用+执法”渐进式监管模式,针对不同违法倾向、违法阶段和违法程度,建立完善提醒告诫制度,引导市场主体自我规范,实现行政执法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深入推进在镇街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工作,建立健全垂直贯通指导服务关系,再打造一批综合执法示范小区,推动镇街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正规有序、走实走深。三是建立晚霞苑爱心养老法律服务站,依托中央全面推进医养结合的政策,在老年群体、残疾群体较多的社区打造医养中心,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点,使广大老年人在享受日间照料、医疗保健的同时还能享受到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一系列法治套餐,缓解困扰老年人的子女赡养、家庭纠纷等问题,为老年人晚年生活提供法治保障。
(清江浦区司法局 吴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