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县三举措开展“小红帽”法治主题班会
2024-08-22 14:54:00  来源:法润江苏

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未来和希望,学校是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上级关心下一代工作部署和“平安校园”建设要求,涟水县人民法院创新开展“小红帽”法治主题班会,以班会形式开展普法活动,更精准、更有效守护每一位“少年的你”。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小红帽”法治主题班会27次,覆盖11个中小学校,4500人次师生参与。

一是学生“自主点单”法治副校长“接单派单”。在涟水县幸福里小学、杨口小学等学校挂牌“小红帽”法治主题班会示范点,同时选聘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热心教育事业的法院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除参加学校研究法治教育工作会议、参与制定学校法治教育工作计划、协助学校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校园管理制度外,法治副校长还定期赴结对共建学校开展主题鲜明的“小红帽”法治主题班会活动。“小红帽”法治主题班会在传统法治讲座基础上,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讲课内容根据学生意愿及自身情况“自主点单”,法治副校长根据学生法治需求“接单派单”,提高学生参与普法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法热情。

二是打造“法治剧场”课题普法“身临其境”。丰富“小红帽”法治主题班会普法形式,将审理的涉未成年人典型案例改编、录制成法治微电影、微视频进行播放,并且通过互动问答,寓教于乐,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法律规定,了解法律背景和意义,帮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切实提升学生面临实际问题时依法应对和解决的能力。另外,“小红帽”法治主题班会还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学生扮演法官、双方当事人,小演员们角色鲜明、表演到位,整个过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各个环节逻辑严密,有理有据,层层推进,完整地呈现矛盾萌发、激化、缓和、成功调解的全过程,并对涉少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辩论和探讨,让学生沉浸式体验法治魅力。

三是搭建“三角支架”构筑少年“保护屏障”。构建法院法官与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三角支架”,通过定期开展三方座谈,畅通沟通渠道,以学生为纽带,将普法效应辐射至整个学校和家庭,最终将司法、学校、家庭等各种力量统一汇聚到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目标上,从而进一步减少涉少纠纷,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在三方座谈会中,大家对校园安全管理、青少年心理健康、青春期行为引导等方面进行沟通和探讨,法官针对“问题学生”的多方位教育、教育惩戒权的划分、意外事故责任的界定、学生法律意识如何增强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通过搭建法院、学校、家庭三方沟通“支架”,更好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涟水县法宣办 涟水县人民检察院)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