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射阳县流行起了“充电”新时尚——上夜校,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学校”:听知识讲座、学非遗技艺、看民俗表演,让“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场景频频上演。
“变出个赤橙黄绿青蓝紫,变出个英雄豪杰奇争先......”在川味浓郁的歌声中,身着红色披风、手持折扇的表演者,伴着观众们热烈的掌声,脸上的脸谱也随之变化起来,从红脸关公变成蓝脸窦尔敦再到黑脸张飞...这是7月12日晚在射阳开放大学学术报告厅举办的“非遗传承·川剧变脸”知识讲座中的精彩场景,演员精湛的表演引得现场观众拍手叫绝。
讲座上,国家三级演员、原射阳杂技团业务团长耿建忠向观众介绍了川剧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点,特别是脸谱和道具的运用,让大家近距离了解川剧文化和变脸艺术。观众有来自县城的离退休老干部、社区居民和中小学生,大家掌声不断,纷纷举起手机记录着精彩瞬间。刘慕泽是一名80后的上班族,她在社区了解到开放大学夜校的非遗课程,立刻就给自己报了名,还带着孩子一起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川剧变脸表演,来自方方艺术团的演员们还为大家带来了淮剧独唱、民间表演唱、舞蹈等精彩节目。今年62岁的刘大爷是一名资深的戏曲爱好者,在讲座没开始之前他便早早来到报告厅,找到前排位置静静等待开场。“我从小听淮剧长大的,今天又通过‘夜校’近距离欣赏了川剧,感觉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了!”
在射阳,“夜校”这个具有年代感的名词正回归公众视野。射阳开放大学联合全县各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社区教育中心举办的“文明实践·点亮星夜”夜校系列活动,在各乡镇“遍地开花”,目前已成功开办知识培训、非遗学习、亲子伴读、健康宣传等公益课程,为辖区居民学习文化艺术、解压放松、拓宽社交、点燃生活热情提供了新的精神“栖息地”。
下一步,射阳开放大学将联合各镇区通过“夜校”形式常态化开展系列学习培训活动,积极推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不断满足辖区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技能和生活品位,点亮丰富的夏日文化“夜生活”。
(射阳县司法局 射阳县融媒体中心 胡安泉 张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