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扬州人大巾帼法治微宣讲”活动在基层立法联系点汶河街道举行。
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委综合处处长许潇为古巷仁丰里的居民解读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由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的《扬州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与广大市民互动“扬州去年一年的垃圾总量是多少?”等相关问题,一个小时的宣讲让居民听得很认真,居民纷纷点赞:“这样的基层讲法对居民来说很及时,也很实用”。
今年7月以来,市人大机关妇联结合岗位特长,创设“扬州人大巾帼法治微宣讲”平台。平台以市人大常委会近年来制订颁布的法规条例为主要宣讲内容,人大机关妇联女同志为宣讲主力,同时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接下来将以走基层、进社区、进学校等方式开展宣讲活动,引导社区居民形成自觉守法、有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
民主立法的理念已成为扬州人大在地方立法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共识,并在实践中焕发出勃勃生机。截至目前,扬州市人大常委会共制定出台11部实体法和1部程序法。近7年来,除常规征集和采用新媒体征求意见外,市人大常委会还召开不同对象的座谈会92场,先后有1300多人参加座谈会并发表意见,从立法源头上把好“民意关”,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 法有所应”。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扬州人大巾帼法治微宣讲”平台以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法规为主要宣讲内容,是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向基层的再次延伸和有益补充,汶河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巾帼法治宣讲志愿队的成立,是“扬州人大巾帼法治微宣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是全市各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凝聚妇女力量、创新法治宣传的探索和示范。市人大机关妇联将进一步抓好巾帼法治微宣讲的队伍建设,精益求精,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推动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扬州人大 扬州市司法局 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