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点线面”织密长江保护法治网
2025-04-08 10:18:00  来源:法润江苏

扬州市广陵区聚焦压实普法责任、提升普法精度,营造浓厚氛围,开展多元化普法宣传和接地气的法律服务,着力推动全社会共学保护法、共抓大保护、共护母亲河。

一是“点”上做功,压实普法责任。将学习宣传《长江保护法》纳入年度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印发专项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方案,融入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督促全区上下深入学、认真抓、全力宣,从全区15家长江保护重点执法单位中精选21名骨干,成立“长江大保护法律服务团”,为我区长江禁渔执法工作中遇到的各类疑难问题提供专业法律帮助;在新坝等16个村推广“道德银行”“家庭积分制”等管理经验,将参加长江沿岸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活动折算成积分存入“道德银行”,纳入“家庭积分”兑换日用品;强化“头雁”思维,将长江保护法纳入区政府常务会、各级党委(党组)专题学法内容,全区 7000余名党员干部深学笃行,切实增强“共抓大保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强化督察问效、考核评价,将宣传长江保护法作为共性普法任务,梳理长江保护“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10项、年度重点普法项目清单15项,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专章报告,以“评”督履责、借“议”促提升。

二是“线”上布局,提升普法精度。将长江保护法治元素融入“渔文化博物馆”“最美渔村”“沿江广场”等长江沿线历史遗存、教育基地、休闲公园等资源,打造长江大保护公园、曲江法治公园、水利法治文化长廊、沿江法治文化广场等12个长江保护法治宣传阵地;依托中铁宝桥、新大洋船厂等沿江企业法治学校、职工之家、法律事务室等载体,开展长江保护法知识讲座、以案释法和法律咨询,组织企业员工开展“长江保护我建言”“企业环保我监督”“绿企创建我参与”等系列活动;开通2辆“法治直通车”,整合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办理等职能,直达渔村广场,为渔民开展法律服务,同时启动“绿色通道”,为上岸渔民法律援助、公证办理案件实行“及时沟通、依法处理、限期办结”的运作模式,切实维护渔民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已为渔民提供“家门口”综合法律服务10余场,惠及群众2000余人,协助办理涉渔公证5件,涉渔法律援助案件6件。

三是“面”上拓展,营造浓厚氛围。组织公益律师、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举办“守护母亲河 护航好地方”主题宣讲活动,向沿江广大市民宣传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性,共同守护好长江生态环境;吸纳老党员、“船二代”为普法志愿者,述行船故事、说护江心语、宣读护江倡议书,提升上岸转产渔民和护渔人员对渔业法律法规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开展市场禁售江鲜宣传活动,在市场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同时向摊主和店主宣传长江禁渔的政策法规,积极营造“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食”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青少年保护长江意识,组织“长江保护进校园”活动,向同学们重点宣传非法捕捞的危害、法律规定等内容;发挥“报网端微屏”全媒体平台线上普法合力,依托部门网站、微博微信、法润民生微信群等新型媒体,开辟长江保护宣传专栏、网络直播长江捕捞审判案件,开展法律法规解读、反面典型案例推送48期。今年以来,全区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3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共护长江法治氛围。

(广陵区司法局 杨成环)

编辑:厉欣